首页 > 新闻 > 经济 > 丰收农民乐 小康幸福来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丰收农民乐 小康幸福来

2020年10月01日 07:03   来源: 吉林日报

双辽双英花生合作社社员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杨率鑫 摄

夹信子村的玉米丰收了,农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本报记者 姜岸松 摄

白山市江源区荣斌村的沙棘迎来丰果期,正在采摘的种植大户李广先喜笑颜开。 本报记者 王春宝 摄

东辽县白泉镇树安村第一书记周子阳(中)把村里电商服务中心搞得有声有色。 本报记者 隋二龙 摄

又是一个收获季,渔工们捧着鲜活透明的白虾,喜悦绽上眉梢。 本报记者 王学雷 摄

满园的苹果梨树上缀满皮薄汁甜的果实,果农看在眼里,喜上心头。 本报记者 张伟国 摄

收获幸福好日子,刘老汉笑开了花。 本报记者 王忠先 摄

烟叶马上就能变现了,乌木村农民王长占的脸上满是笑容。 本报记者 戈驰川 摄

编者按:

喜看农民怡笑脸,丰登五谷话丰年。9月22日是第3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省各地掀起了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为展现广大农民丰收露笑脸、笑比蜜更甜的喜悦心情,本报特别推出专版,描绘我省“农村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

“花生之乡”的致富路

杨率鑫 本报记者 崔维利

2009年,张英在双辽市红旗街义顺村成立了双英花生合作社,以花生优化育种和推新耕种技术为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优良的花生品种和种植方式。合作社从原来的253个成员,到现在带动农户3000余户,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产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级花生合作社等。2017年,红旗街被评为“吉林省花生特色之乡”,双英花生成为特色品牌。

说起合作社的成功,总少不了院企合作、科技先行的加持。合作社研究出了花生60公分小垄双行单粒等距种植方法,以及配套使用的专用双行单粒播种机,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今年,合作社种植花生3万亩,产量达2千万斤,并于8月末,与拼多多签订400万的销售订单,进一步扩大了销售范围和渠道,提升了品牌竞争力。

合作社积极吸收贫困户进入合作社,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对贫困户的土地进行流转,优先安排贫困户进合作社务工。通过科技带动、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增加间接和直接收入6000多万元,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梦想田园 丰收在望

本报记者 李婷 姜岸松

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镇夹信子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自从脱贫出列后,村容村貌变了,村民的钱袋子鼓了,精神面貌也大不一样了。

村民李文刚以前一直在外务工,6年多前回乡创业。目前,他承包的240多亩地主要种玉米、水稻和黄豆。他说:“今年又是一个丰产年,马上要秋收了,我得抓紧准备用来存粮的苞米楼子,也得调试一下收割机。这不,邻居帮我去钢材市场买材料,材料备齐,就可以多焊几个苞米楼子了。”

李文刚告诉记者,他今年春天预计黏玉米收成好、产量高,就试着种了7亩。他设想的还有,秸秆能喂牛,可以再买几头牛来增收。这么一来,秋后玉米秸秆就不用焚烧了,还环保。

“还有一个星期左右我就可以下地了。”李文刚说,“把所有的农用机械调整到最佳状态,确保多收粮,少损耗,不浪费。估计今年粮食能有10万多元的纯利润吧。”

一阵秋风吹过,稻田里泛起道道金浪。李文刚望着收割在即的田野,露出了笑容。

沙棘飘香果农笑

本报记者 王春宝 洪铭潞

眼下正值沙棘果采摘季。走进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荣斌村沙棘园,放眼望去,一片丰收景象。600余亩沙棘树上,黄橙橙、沉甸甸的沙棘果缀满枝头,犹如串串珍珠,色彩艳丽,惹人喜爱。正在采摘沙棘果的农户手捧金灿灿的果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李广先是荣斌村村委会主任,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4年,他从内蒙古赤峰引进沙棘苗木,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诚润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发展沙棘种植3000余亩,同时带动周边10几个村屯共同种植受益。

“眼下沙棘已进入丰果期,每亩地可产沙棘果2000多斤,收益3万多元。沙棘浑身是宝,沙棘叶可以炒茶,沙棘果可以做成沙棘油,还能制成各种药食同源产品。”李广先说,今年的沙棘果一律不外销,原因是合作社上了新设备,将新鲜的沙棘果进行深加工,制成沙棘粉、沙棘酒、沙棘茶等成品。

夕阳西下,沉甸甸的沙棘果随风摇曳。如今,李广先对沙棘发展前景更有信心了。

“扶贫种”开出“幸福花”

本报记者 隋二龙 赵蓓蓓

近两年,辽源市通过选拔43名驻村第一书记,到贫困村带领广大村民发展扶贫产业,细心耕耘共担风雨,为困难百姓致富提供新思路,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东丰县第一书记们带领贫困户播下“扶贫种”,开出“幸福花”,成为当地村屯发展的“领头羊”、百姓生活的贴心人;东辽县驻村第一书记从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着手,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注重志智双扶,办起服装加工厂、搞起袜业生产车间,大力发展电商产业,贫困户的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各地;龙山区工农乡大良村在市区各级部门的帮扶下,坚持用好用活政策,不断壮大村集体收入。今年,大良村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凉亭、边沟以及小品建设,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秋分过后,西安区沐雨村绿色蔬菜种植园36栋大棚内豆角喜获丰收,短短几天就销售了1万元……

如今,众多驻村第一书记深耕在辽源扶贫沃土上,将幸福感写在贫困户的脸上、滋润到百姓心底……

查干湖上捕捞忙

本报记者 张红玉 王欣欣

9月20日,天空飘着小雨,查干湖边湿冷异常。穿着厚实衣服的查干湖渔场供销科科长王辉军和两名职工在寒风中熟练地迎接渔船、称鱼、收钱……现在是银鱼和白虾收获的季节,查干湖渔场每天要捕捞和销售白虾1万多公斤、银鱼2000公斤左右。

“这虾和银鱼不愁卖,收购的人都等着呢,从船上卸下来直接就拉走了。”王辉军告诉我们。

从今年9月开始,查干湖就进入了白虾和银鱼捕捞季。“前些年工资太低了,我们养家糊口都难,工作条件艰苦心里更苦,现在一个人上班一年的收入就在五六万元左右,家属再搞点副业,手里有钱了,就是累点心里也甜。”一名上岸后又匆匆返回船上的渔工说道。

多年来,查干湖渔场坚持“以水养鱼”“以鱼养水”的生态渔业发展模式,实行原始作业、定产定量、抓大放小的捕捞方式,使得湖内鱼类资源生生不息,效益越来越好,目前渔场资产总额已达到20多亿元。大河有水小河满,如今,渔场800多名职工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苹果梨飘香

本报记者 张伟国 马春雪

金秋时节,延吉市朝阳川镇德新村,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走进苹果梨园,一棵棵苹果梨树粗壮茂盛,大大小小的果实挂满枝头。

作为德新村苹果梨种植大户,姜成奎入行33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2016年苹果梨市场行情不好,价格下跌,苹果梨园亏损严重。”面对困难,姜成奎琢磨着把苹果梨做成了梨膏,产品一经销售,大受消费者欢迎,与原来只卖苹果梨相比,收入大幅增加。去年,苹果梨和梨膏总销售额达到60余万元。

“以前我是在小作坊里加工梨膏,产品只能在延吉市卖,现在不一样了,不仅可以销到全国,还能出口。”姜成奎指着5月份拿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笑得合不拢嘴。为了扩大规模,他今年成立了延边七宝果业有限公司,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

眼下,秋收在即,姜成奎每天都在园子里忙得不可开交。看着自己的这些“宝贝”,心里美滋滋的。

老汉心里比蜜甜

本报记者 毕玮琳 王忠先 李铭

今年67岁的刘本田是集安市头道镇东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过上有房住、有钱挣,年底还有分红的好日子。

“以前家里穷啊,我和老伴都有病,住在侄子家的破房子里。”如今,沐浴时代的春风走上脱贫路,刘老汉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积极乐观、勤劳上进的脱贫户,不管见谁脸上是笑盈盈的。

“政府给盖了新房、送了家电,儿子在长春学厨师,老伴在村里干公益岗,我在家摆弄点地,还在村里的花卉基地打工赚钱,加上村里的分红,一年收入早都过万元了。现在谁来看我,我都告诉他们什么都不用拿,因为我不贫困了。”说着话,刘老汉捧起了两盆花,满脸灿烂幸福笑容(图⑧)。

刘本田能有如此大的变化,离不开村里发展多项产业对贫困户的带动,更离不开村干部时时刻刻的关心帮助。“去年年底,村里还帮我贷款买了牛,没有利息。我现在就想好好摆弄牛,等着下小牛犊儿,一头变几头,咱家也要过上小康生活。”刘老汉憧憬着未来,笑得合不拢嘴。

乌木村的“大日子”

本报记者 戈驰川 尹雪 张磊

9月19日,结束了阴雨天气,久违的阳光破云而出。镇赉县东屏镇乌木村烟农王长占一大早就来到了烤烟房,他将烤好的烟叶装上四轮车,准备运往镇赉县烟草分公司东屏烟叶工作站,今天是烟站收烟的第一天。

忙活了几个月,烟叶马上就能变现了,王长占的脸上满是笑容。“烟苗都是春耕时烟站育完苗后给我们的,我们种到地里,收获后再将烟叶烤干,烟站再根据等级进行回购。”王长占告诉记者。

在东屏烟叶工作站,已经有多辆满载着烤烟叶的四轮车在排队,等待分拣定级和过磅。

在分拣车间,二三十名女工正在忙碌,工作人员姚大姐向记者介绍,她们都是附近的村民,每年秋收的时候都会到烟站工作40天左右,平均每人每天收入在120元以上。

“东屏烟站负责收购3个乡镇的烟叶,一共95垧地,收购总量45万斤。为了服务烟农,我们统一在园区烘烤,并对烟农进行技术指导,确保烟农烘烤质量,增加了烟农的收入。”东屏烟叶工作站站长吴伟东说。

延边发布客户端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沙棘  本报记者  合作社  贫困户  苹果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