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0日 09:09
小病疼、大病拖,生病不敢上医院,因病致贫是导致我省一些地方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珲春市以解决贫困人口“看不起病、看病不便”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目标,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优化就医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结合城乡居民医保和民政医疗救助开通“一站式”结算,通过一系列医疗保障新政策,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1月19日,记者跟随珲春市哈达门乡副乡长徐洋来到涌泉村崔龙虎家。一进门,记者看到崔龙虎的女儿正为他按摩腿部,妻子孟繁菊立刻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家中。
“是健康扶贫好政策挽救了我们这个家。”孟繁菊眼含热泪,激动地对记者说。
坐在炕头,徐洋向记者介绍,崔龙虎一家是哈达门乡涌泉村2019年脱贫的7户13人中的一户。原本正是壮年的崔龙虎,却在2016年时患上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每年住院治疗、吃药、手术等都需要花费一大笔钱,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变成了贫困户,并在2017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提起往事,孟繁菊仍心有余悸,“我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全靠他每月的收入,2016年11月在长春吉大三院被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家里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看病借了不少外债,感觉天都快塌了!”孟繁菊告诉记者,当时爱人崔龙虎在医院住了15天院,诊疗费加上各项支出就花费了3万多。由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需要常年接受治疗,2017年1月,她再次陪同崔龙虎来到长春吉大三院接受保守治疗,这次花费了将近5万元,钱是从亲戚、朋友那借来的,再就是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
徐洋说,2017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后,崔龙虎一家终于看到了希望。2019年6月至11月,崔龙虎在珲春市人民医院一共接受了4次手术,总计花费近16万元,按照珲春市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90%计算,他们一共花了不到2万元。如果没有贫困人口住院报销,16万元对于崔龙虎一家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
不仅如此,珲春市哈达门乡政府会同涌泉村村委会商定选配孟繁菊任该村保洁员,薪酬为每月1200元。这份保洁员的工作,让崔龙虎一家有了工资性收入,也让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而且,哈达门乡每年还为每名贫困人员项目分红900元。珲春市教育扶贫政策“雨露计划”每年为崔龙虎女儿补助3000元,解决了大学学费的问题,让她无后顾之忧的读好书、上好学。
“现在我们一家已经脱贫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儿了,相信今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孟繁菊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