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守望相助一家亲,团结同心谱华章——“十三五”期间我省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综述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守望相助一家亲,团结同心谱华章——“十三五”期间我省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综述

2021年01月08日 07:37   来源: 彩练新闻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56个民族俱全,少数民族人口218.5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96%。多年来,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阳光,各民族呼吸着民族团结的空气,各族群众共同浇灌着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

“十三五”期间,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吉林时的殷切希望和嘱托,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民族工作总目标,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突出服务吉林振兴发展大局,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团结进步。

守望相助手足相亲 筑牢民族团结发展之基

步入延吉市中央小学校园,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教室长廊两侧,“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照片诉说着各民族同学互帮互助、天天向上的故事。该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开设了“民族文化日”“小公民实践日”“民族团结六个一”等实践活动课,并以“爱国月”“民族文化月”“双语月”等节庆活动课程作为补充,使孩子们在交流实践活动中体验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

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西崴子村是一个仅有1230人的小村庄,汉、满、朝鲜族3个民族生活得其乐融融。58岁的满族村民关树礼以前不吃朝鲜族的辣白菜,如今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辣白菜;以前村里的朝鲜族村民不包饺子,如今汉族的饺子时常出现在朝鲜族家庭的餐桌上。

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党委书记王淑清为了能和居民们更好地交流,在忙碌社区工作的同时自学朝鲜语,现在她能顺畅地与社区朝鲜族居民进行沟通和交流。她还告诉记者,她们社区与园辉社区开展的“民族团结邻里节”“好邻居天天见”等联谊活动,让各族群众邻里之间和睦和谐的氛围更加浓厚了。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嵌入式交融,在农村地区,各地将创建活动与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在城市社区,各地将创建活动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联谊共建活动;在机关、企业、学校、连队等单位,各地将创建活动与党建、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等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建设,筑牢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齐心协力 小康路上展笑颜

走进安图县镜城村,家家户户屋顶迎风飘扬的国旗构成边境线上一道庄严、动人的风景。该村总人口770人,其中朝鲜族占比72.5%。镜城村驻村第一书记方国栋告诉记者,实现脱贫攻坚工作阶段性任务后,他们带领村民利用民俗风情资源和乡土文化,推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边境小村寨,提供娱乐、餐饮、住宿、购物一体化服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

镜城村还有两个“特色美食屋”——“米肠家”和“水豆腐家”。煎沙参、米肠、辣白菜、酱牛肉……一盘盘充满朝鲜族特色的美食,呈现在记者眼前,可谓色香味俱全。“原来我们村里都是种点传统农作物,也就够自己吃,别提挣什么钱了。现在,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走上脱贫致富路。”据该村妇女主任介绍,这两个民俗餐厅是2019年建成的,现在采取村内贫困户妇女合作入股经营的方式运营,带动村里15户妇女参与,平均每户都能增收400余元。

“十三五”以来,我省紧扣脱贫攻坚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开展“百村万户”脱贫致富工程。协调落实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民族地区定额补助、边民补贴、民族乡镇补助等惠民资金大幅增长。实施沿鸭绿江、图们江以及西部科尔沁草原特色村镇廊带建设,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亿元。支持民族边境地区实施返乡创业工程,省、市(州)先后出台100多项扶持政策,吸引2万余人返乡创业就业。

改善民生 为群众幸福添砖加瓦

安边先安民,安民重安心。从东部边疆沿线到西部科尔沁草原,从民族聚居地方到农村和城市社区,我省突出解决发展民生问题,努力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延边州和龙市延安村,朝鲜族独居老大娘崔香兰说起自己现在住的房子,笑得合不拢嘴。2016年11月,崔香兰搬出泥草房,住进了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扶持建设的新居。60平方米温馨亮堂的新居里,生活所需应有尽有,门廊前还有一个阳光房设计。崔香兰说:“我这儿现在特别好,在城里打工的孩子们放假也愿意回来,日子过得可起劲儿了。”延安村还建设了“水稻主题民俗园”,村民在自家庭院种植蔬菜供游客采摘。得益于“宽带吉林”工程建设,家家户户都接通了光纤宽带,安装了民宿旅游服务终端设备。搭乘边境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快车,村民们足不出户便能获得收入。

近年来,我省不仅完善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改善了民族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建设一批民俗文化展示馆和群众艺术馆等,设立爱心超市和民俗餐厅,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走进安图县镜城村的民俗博物馆,记者眼前一亮。博物馆内,一个大大的横向展板,上面画着天安门、云彩、和平鸽,还有56个民族同胞幸福地招着手,写着“土香飘逸的镜城——镜城村乡土教育展览”几个大字。馆内设有脱贫攻坚成果展、驻村工作“九个一”活动展示、朝鲜族民俗文化展览等,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镜城村及村民生产生活发展历史轨迹,展示了镜城村历经100余载,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共同摆脱贫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辉历程。“每当有亲朋好友来我们村,我就会带他们去博物馆参观,心里特别骄傲。”镜城村村民洪玉今告诉记者。

同心筑梦 民族团结文化大舞台

近年来,我省以传承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大型文体活动为牵引,以人才培养为基点,积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被列入联合国非遗项目,前郭马头琴、汪清象帽舞、龙井伽倻琴、图们长鼓舞等少数民族非遗项目表演都曾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少数民族舞台艺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以地域风情和日常生活为素材的舞台艺术精品。成功举办第二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省12个代表团58个声乐、舞蹈类节目和4台民族歌(舞)剧参加会演,集中展现了我省少数民族文化精品,促进了各民族情感融洽和文化认同。朝鲜族舞剧《阿里郎花》,荣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和最佳舞美奖两大奖项。

我省还成功举办了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承办全国少数民族龙舟邀请赛。这些大型活动,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成为发现培养人才、创造艺术精品、传播交流文化、凝聚振奋人心的民族团结大舞台。

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力的举措,是凝心聚力。5年来,我省始终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关系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的重大任务来抓,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我省有46个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奖励。未来,我省各族群众将一如既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努力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吉林样板”。

延边发布客户端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民族  民族团结  朝鲜族  我省  少数民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