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延边州七大工程为边疆文化繁荣插上腾飞的翅膀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延边州七大工程为边疆文化繁荣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0年07月08日 14:29   来源: 延边新闻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延边,视察第一站就来到具有鲜明文化印痕的延边博物馆,亲切的话语,深深的嘱托,为我州文化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州委州政府于2017年10月召开全州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及相关细则,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树”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产业提速工程、文化“走出去”工程、“人才兴文”工程等七大工程,为我州文化繁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助力原创 文艺精品如百花盛开

“妈妈的阿里郎,是妈妈的妈妈留下的歌唱,歌场里有一个小女孩,走过阿里郎山岗。满山满坡的金达莱,那是盛开的怒放的阳光……”灯光炫幻的舞台,当横笛、伽倻琴奏响极富朝鲜族特色的旋律,这首《妈妈的阿里郎》歌词从歌者的口中深情唱出,台下动情的观众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2018年,这首歌在吉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荣获声乐组二等奖;2019年,这首歌被收录到中宣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精品专辑《乐颂中国》中。

大山深处、风景秀丽的七谷村,思想涣散、生活贫穷的村民,风尘仆仆走来了第一书记朴永民,农机合作社、希望超市、生态公园,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扶起了村民志气,摘掉了七谷村贫穷帽子。这是延边歌舞团创排的话剧《第一书记》中是的场景。这部话剧朝、汉语版分别搬上舞台,在全州巡演,大大激发了全州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干劲。

歌曲《妈妈的阿里郎》和话剧《第一书记》,都是近两年涌现出来的优秀文艺作品。

为了筑牢文化繁荣根基,多出文艺作品、出高质量文艺作品,由州委宣传部牵头,在用好专项资金,建立激励激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全面提升原创文艺作品稿酬标准,将稿酬由过去的40—60元/千字增加到100—130元/千字。去年又设立30万元弹性稿酬,对重点原创文学作品给予再奖励。建立重点文艺作品前端扶持机制,组织专家认真评选、审核、论证,选出优秀文艺作品予以前端扶持,近平来已对《东海之路》《百年剧场》等15部文学作品,给予创作前端扶持;对歌舞诗《海兰江新传说》《盛开的金达莱》,舞蹈《花语》《丰收乐》等重点文艺作品进行先期投入,重点扶持。大力实施重点文艺作品奖补,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的舞蹈《长鼓行》、小说《骨头》、舞剧《阿里郎花》等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国家一级作曲家董希哲实施奖补。规范文艺评奖活动,取消了7项不规范的评奖活动,积极开展中国朝鲜族青年文学奖、延边作家协会文学奖、《延边文学》文学奖、中国朝鲜文新闻出版文化大奖等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和正确引导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由于措施得力,导向正确,近年来全州文艺创作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喜人景象。2018年以来,民文期刊原创作品比例提高25%,获省级以上奖项的书刊有36种。公开发表的《妈妈的阿里郎》《春天的梦想》《金达莱红》等音乐作品230余首,征集美术、书法、摄影、诗词等作品7200多幅,小戏小品66部;创作朝鲜族才谈、漫谈、三老人14部;创作《鹤翔》《心归云处》《花语》等33部舞蹈作品;出版完成《中国朝鲜族文学评论选》《中国朝鲜族名人传记丛书——尹东柱》等373种文学艺术类图书。话剧《第一书记》、歌舞诗《海兰江新传说》、纪录片《韩乐然》《改革路,延边魂》《绿色家园》文艺作受到群众的欢迎。

完善服务 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现代化的图书馆、社区阅览室、农家书屋,热闹的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乡村的文化站、城市的文化广场,成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主阵地。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全州上下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数据表明,全州免费开放文化阵地,全口径年接待观众、读者、学员达200多万人次。

具有延边特色的“金达莱红”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已经形成。广大文艺工作者,组建延边新时代“金达莱红”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到乡村、社区、工厂、校园、军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上下联动为群众送去有高度、有温度、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近来共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30多次,参与艺术家近1200人次,服务对象近4万人,赠送作品总计1.9万余件。目前,全州民间院团发展到1500余支,有7000多名骨干力量,各族群众参与度和热情高涨。

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农直通车”“全民阅读”“传统文化进校园”“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民间院团走基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年送演出500余场次,送电影1.4万余场次,送图书6.6万余册,期刊1.3万余本,惠民读书卡2000余张。

去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州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设计安排文艺演出、展览展示、主题创作、培训阅读等四大类42项活动,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国庆氛围,充分展示了我州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取得的显著成就。尤其是我州与央视合作举办了《唱响新时代·国庆篇》延边专场节目,央视组织精干演艺队伍和录制力量汇集延边,与现场4000多名观众共同录制,在央视播出后,集中展示了延边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情民韵。

培养人才 确保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延边文学的未来才大有希望。”州委宣传部文化处主任徐春梅如是说。

近年来,全州各相关部门采取输送深造、联合办学等方式,以延边大学为依托开展校地合作,以延边群众艺术馆为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文学艺术人才培养,努力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深入推进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工程。积极推进中国朝鲜族文学人才培养“三项工程”,即“名家工程”“新人工程”“苗圃工程”,大力培养民族文学人才。依托延边大学朝韩文学院、师范分院、延边一中建立“朝鲜族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民族文学创作基地”“青年作家培训基地”,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作文比赛、研讨、培训,重点培养青年文学人才,为60名具备文学潜质的学生建档立卡,与老作家结对子,实行长期跟踪服务,逐步形成梯次人才队伍结构。

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培训活动。整合培训资源和师资力量,举办了“延边文学与创作培训班”“全州民族舞蹈人才培训班”“全州作曲人才培训班”“延边戏剧编导人才培训班”“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培训班”“延边书法家协会骨干会员培训班”等共12个班次,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授课,开展“订单”式培训,力求专业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来自州内及辽宁、黑龙江、青岛等地11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活动,培养了一批民族文艺人才。

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坚持引进和深造并举,提升文艺人才的层次。针对我州编导人才稀缺的实际,积极选送优秀编导人员赴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深造,着力提高培训层次和效果。

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采风活动。采取实地参观、座谈交流、创作研习、征集作品等形式,组织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去,到田间地头里去,到老百姓的炕头上去,寻找创作灵感,融入百姓生活,创作出有乡土气息、有艺术灵气、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2018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文艺创作采风活动60余次,参与人数2400余人次。(记者 陈颖慧)

延边发布客户端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延边  文化  文艺作品  全州  文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