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细数吉林勇士数宗“最”,探寻发生在湖北的那些故事……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细数吉林勇士数宗“最”,探寻发生在湖北的那些故事……

2020年03月29日 10:43   来源: 吉林日报

吉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三批返回的400余名精锐医护力量,在此次任务中出色发挥医疗水平,创造了多个第一、数个之最。医疗队员不计报酬,不畏生死,勇担重任,义无反顾,从白山松水奔赴荆楚大地,告别一个个小家,只为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谱写了一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时代赞歌。

最多收治和治愈患者的外省医疗队——我省支援湖北首批重症救治医疗队

疫线集结

我省支援湖北首批重症救治医疗队是最早的一支救治队伍,由省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科、感染科、感控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专业的135名医护人员和两名机关干部组成。医疗队于1月26日夜抵达武汉,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截至3月25日,他们连续工作60天,疗区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09例,治愈出院97例,转科10例,死亡2例。确诊病例中,重型病例77例,危重型病例14例,普通型18病例,重型以上病例占比83.5%。医疗队创造了多个第一,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第一批进驻病区的外省医疗队,也是该院区收治患者数量和治愈出院患者数量最多的外省医疗队。

最具吉林特色的医疗队——我省支援湖北第二批重症救治医疗队

紧急抢救

吉林省支援湖北第二批重症救治医疗队由24家医院的130名医护人员、1名行政人员领队组成,队员平均年龄34岁,“80后”105人。医疗队负责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12西区。3月25日,该疗区实现患者清零。在医疗管理方面,采取科学医治、个体化精准治疗,积极推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他们累计收治68名患者,治愈出院59人,共为48名患者开具中药配方颗粒715剂,使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得到患者普遍好评,有效凸显了吉林医疗队特色。

最早拍下方舱医院移动影像的救援队——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全副武装

2月4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从长春出发。救援队由医院重症监护室、呼吸科、急诊科、检验科、胃肠内科、放射线科、第一手术室、神经创伤及整形修复、神经外科ICU、肝胆胰外科、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后勤管理部等科室部门的32名医生、护士、医技和后勤人员组成。

2月17日,救援队被紧急调往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参与医院前期筹建、改建以及制订相关制度等一系列工作。随后,与我省支援武汉方舱医院医疗队携手,共同为患者提供治疗。53天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参与了江汉方舱医院、汉阳体校方舱医院以及大集方舱医院的筹建,编写了方舱医院工作手册。

“医疗队在江汉方舱医院进行了方舱医院历史上第一例移动DR检查,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依据,开创了先河。在一个方舱工作步入正轨后就被派遣到另外一个方舱主导方舱筹建,我们是拓荒者。”平安凯旋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线科王景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最早支援武汉的院感专家——牛延军

研讨方案

1月24日,除夕夜。牛延军接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通知,入选为国家疫情防控专家组,奔赴武汉抗击疫情。她没有片刻迟疑,以最快速度踏上征程,25日准时到达目的地,直奔对口支援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57岁的牛延军是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管理专家,也是疫情发生后最早赶赴武汉驰援的全国10名感染控制专家之一。作为感染防控方面的专家,改造院区布局,让院内感染降到最低点是她重要的使命。她与医院后勤、基建、院感、总务等人员连夜勘察,详细了解医院布局,在与相关工作人员连续工作近两个通宵后,制订出具有可行性的改造方案,大量收治确诊转院病人。牛延军和同事们,为遏制感染、阻击疫情筑起一道道屏障。

最奔波的驰援——吉林省疾控中心两位专家远赴巴东

2月1日,吉林省疾控中心驰援湖北应急检测队员杨尧、齐鹏,经过一路奔波,经由重庆抵达恩施州巴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位专家第一时间与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了对接,全面了解实验室检测工作情况。

从2月2日起,两名专家指导巴东县疾控中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巴东不再送样到恩施检测。两位专家的援助,切实增强了巴东县疾控力量,对巴东县更早发现感染患者、有效控制传染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他们圆满完成支援湖北的任务平安回家。

最有力量的承诺——我一定要将他们安全带回家

吉大二院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27人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俊玲,是领队更是队员们的知心姐姐。“真的让我意想不到,当初到达酒店已经是凌晨1点多,有16人向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让我非常感动。”杨俊玲说,“我马上请示院党委,与党员一起开会,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孩子们的举动,对我触动很大,我感到责任更加重大,我一定要将他们安全带回家!”

如今,兑现了当初承诺的杨俊玲,与朝夕相处的孩子们一起平安回家,对她来说是最大的欣慰。

最无畏战场宣言——我不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

“我敬畏生命,却不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1月27日,来到武汉的第一天早上,吉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衣红亮的一句话,在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我们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和永远支持与祝福我们的人民,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平安回家!”

3月28日,在说出这段话后的两个月,英雄们平安回家了。

最有力的担当——我要给大家做个榜样

今年53岁的中日联谊医院王岩主任,是该院驰援武汉医疗队161名队员中年纪最长的一位。面对危险工作,他总是主动冲上前,一个人完成14个患者的咽拭子标本采集。脱下防护服的一刹那,他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记者问他:“害怕吗?”他坦诚地说:“工作确实有危险,谁做都会有顾虑。但是,我年纪最大,应该冲到前面,给大家做个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感染科主任付广双担任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在吉林医疗队进驻中法新城院区早期,每天都要连续工作超过7个小时。“我们收治了大量重症患者,有时一晚上就要接诊10多个重患,全部安排好治疗,天都亮了。一夜一夜的战斗,每个队员都很辛苦。”付广双治疗过一位70多岁的患者。起初患者不配合,3次拔掉吸氧管、损坏氧气面罩,他们冒着被传染的风险,一边安抚患者,一边与其家属联系。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终于遵医嘱治疗,病情逐渐稳定。

今年59岁的安东善是吉林省人民医院救援队里年龄最大的,作为领队,他每天承受高强度工作,脱下隔离服、护目镜、手套、口罩、帽子,汗水成溜儿往下流,身体、精神都很疲惫。“我就是干这行的,必须冲上去!”安东善说。

吉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珂,两次请缨赴前线。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12楼西危重症疗区,作为吉林省首批危重症救治组组长,王珂把自己排到第一班。她带领团队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实行首诊负责制和分组负责制,每组组长负责每日的大查房,及时指导一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尽全力提高床位周转率。

从医25年的吴秋成在武汉抗疫前线的每一天都干劲十足。他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按照国家要求,积极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全面开展中药治疗,这是吉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危重症救治医疗队有别于其他医疗队的特殊之处。”吴秋成说。

针对患者咳嗽、乏力、厌食、低热、失眠、焦虑、抑郁等不同症候特点以及舌脉表现,他进行辨证论治和中药干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接受度和满意率很高。

在诊疗中,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席中原根据中医理论,查看患者的神色、脉象、舌苔,询问每个患者的起居、情志、饮食情况,详细了解病人服药后的感觉,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和情况,给出不同的医嘱和方剂,更合理、科学地保证患者得到妥善救治。

最暖心的话语——我们是患者的家人

精心照护

在接到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时,我省护理人员丝毫没有犹豫,主动请缨,立即参战。在一线抗疫工作中,患者因对疾病没有足够了解,身边又没有亲朋好友陪伴,他们内心充满恐惧,有些患者还抵触治疗。护理人员不仅要承担日常的护理工作,还要安抚患者的情绪,使其配合治疗。在患者眼中,医护人员就是他们最亲的亲人。

作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护理领队,王艳军还是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收发、整理、购买物资。多次冒雪搬运物资,有时要忙到深夜。

作为我省首批危重症护理组组长,吉大二院骨科诊疗中心监护室护士长陈雪,率队承担了130人岗前三级防护培训任务和疗区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管理及感控任务。由于一天仅吃一顿饭,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在驰援武汉的18天里,原本就比较瘦的她又瘦了10斤。

在吉大一院护士赵雪文负责的疗区,有一位老大爷,上了无创呼吸机,活动不便,不能下地。于是,老大爷每隔10分钟就按一下呼叫器,每次赵雪文都急忙赶过去,那个班他大约去了20多次。但每次大爷都没什么事,无非就是渴了,觉得有点凉了。后来赵雪文琢磨,大爷可能是觉得身边没有人,心里不踏实。之后,赵雪文每次再进去时都会按大爷的要求做好,再跟他说几句安慰的话。大爷行动不方便,平时大小便时赵雪文就主动帮他。有一天赵雪文当班,大爷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虽然隔着好几层手套,但赵雪文能感觉到他手的温度。

吉大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护士长刘启迪说:“我们都是患者的家人。”来武汉的日日夜夜,听到最多的是患者说“谢谢”“辛苦了”。感动的同时,刘启迪告诉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她说:“8床大爷告诉我,他想要个勺子。前段时间陪大爷和家人视频时,知道大爷的家人都在隔离。回到酒店,我就向工作人员要来了一小包装一次性勺子,给大爷带了过去。这对我来讲是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在患者眼里,我却成为能帮忙的家人——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最纯朴、最有温度的护患关系。”

从病房出来,衣服都湿透了,脸也被护目镜勒得生疼。吉林省前卫医院护士魏依含顾不上这些,立即投入到疗区的其他工作中,因为她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要与病毒抢夺生命,就得跑在时间的前面。与时间赛跑,在这里是医护的本能。将坚韧和勇气汇集成一团燃烧的火,照亮整个武汉、整个中国的夜空。

最两难的选择——虽有遗憾,但不后悔

1月29日午夜1点多,从连续几天忙碌状态中刚缓过神的吉大一院医疗队领队王广,坐在床头默默地翻看着手机里和岳父的合影,再次湿润了眼眶。直到此时,与王广一起奋战在一线的战友们还不知道王广家中发生了什么事。

就在王广随医疗队抵达武汉5小时后,几天来濒临生死边缘的岳父离开了人世。得到消息的那一刻,王广对岳父的歉意,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

英雄泪目,让人心痛。重上战场,冷静回归。当初在参加医疗队前线抗疫和照顾生命垂危岳父的两难选择中,他选择了前者。问他后悔吗?答案是坚决的:虽有遗憾,但不后悔。因为他相信,岳父能够理解他的选择。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护士管聪的婚礼本该在3月1日举行,但她却踏上了去支援武汉的征程。未婚夫说:“等你回来,我给你一个最完美的婚礼!”“剪掉长发推迟婚礼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是一名战士,要与战友并肩战斗,疫情不退我不退!只要武汉好起来!”管聪说。她期待着疫情早日结束,美美地穿上婚纱嫁给最爱的那个他。初到武汉时一切都是陌生的,但后来她已经可以从容地面对每一天的任务。每次脱下防护服,满身汗水湿透了衣服,脸上都是勒痕,被勒了几个小时耳朵痛到不敢碰。但是没有人觉得辛苦,他们的全部精力都在患者身上,为他们的好转而激动。

“流泪不是害怕,而是暖流涌心头。”吉大一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邓秋霞一席话,道出了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们的心声。

在转运患者时,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副主任医师赵尔为被抽搐的患者咬破了手指。他深知后果严重,但更加知道一名医者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到武汉后与很多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并肩作战,虽然身处疗区,且已连续工作了很久,但在他们脸上看到的除了疲惫,更多的是自信和勇气。这种自信和无畏不经意间已传递给我们,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险。”赵尔为说。

无数的温暖和感人的故事,汇聚成同舟共济的豪迈与温情。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一位参与者都是平凡人,但也都是英雄。

延边发布客户端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医疗队  患者  医院  方舱  武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