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吉林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你所关心的都在这里!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吉林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你所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2年12月15日 13:19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日常生活中,市民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哪些人需要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具体怎么做?居家隔离期间如何做好卫生防疫措施呢?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家庭消毒……网友们关心的这些热点话题,权威解答来了!

近日,中国吉林网权威对话了我省多名专家,就网友关心关注的问题,咱们这次都“说透”!

日常生活中,市民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

省疾控中心病毒检验所副所长杨显达说,近期我省新冠疫情主要是由奥密克戎BA.5.2和BF.7两个变异株引起,同属于奥密克戎BA.5分支。虽然此次疫情变异毒株传染性较强,但是原有防护措施依然有效。

“市民应按照现阶段各项防控措施,不聚集、不聚餐、不聚会,尽量减少前往人流密集区域次数。”他说。

冬季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科学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降低各类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有效保护个人健康,也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防护措施。

此外,广大群众要牢固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分餐制、用公筷、保持“1米线”社交距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杨显达提醒广大市民,虽然BA.5亚分支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但接种疫苗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呼吁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哪些人需要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具体怎么做?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翟前前表示,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应当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落实相关管理要求,具体涉及四个方面。

一是配合社区提供个人相关信息便于属地按照“一户一档”或“一人一档”要求进行网格化管理。

二是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立即报告。

三是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应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单独居住或单间居住,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不得外出。

“如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向社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居家健康监测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她说。

四是居家隔离人员的共同居住者或者陪护人员要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管理要求。“一是在居家隔离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二是尽量不进入居家隔离人员的房间,避免共用卫生间或生活用品等;三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这种有重症风险的人群不要作为居家隔离人员的陪护人员。”翟前前说。

居家隔离期间如何做好卫生防疫措施呢?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翟前前表示:

首先,居家隔离人员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

其次,隔离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隔离房间门外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第三,非单独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共同居住者尽量不进入隔离房间。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规范佩戴口罩。共同居住者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其居住空间后,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第四,居家隔离人员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保持家居通风,每天尽量开门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居家隔离期间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垃圾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消毒,扎紧塑料垃圾袋口,交给社区人员处理。

第五,居家隔离人员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主动报告至社区管理人员。

最后,居家隔离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社区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报告,按规定将其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排查诊治,实行闭环管理。

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所长刘晓杰说:“一是要做好手卫生。家庭成员外出回家以后,咳嗽、打喷嚏、擦鼻涕之后,接触过动物之后,撕开快递包装之后,做饭前,护理小孩、老人前后,都要洗手。要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进行规范的洗手,六步洗手或者七步洗手法都可以。在洗手做好手卫生的同时,也要用消毒湿巾给手机消毒。”

与此同时,还要保持环境卫生。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家里面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遥控器、电脑键盘鼠标、冲水马桶按钮等等,可以用消毒湿巾做擦拭消毒。如果使用化学消毒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空气不需要进行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有条件的时候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就可以。也不建议对人员全身喷洒化学消毒剂。如果家里出现了核酸阳性人员,要配合专业机构做好终末消毒。”她说。

疫情防控期间,机关、企事业单位该怎么消毒?

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所长刘晓杰从四个方面给出了解答。

个人使用的办公用品,个人办公区域的桌椅、地面每天用清水擦干净就可以了。经常接触的电脑、鼠标、电话等表面可以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公共区域应该结合日常清洁开展消毒。公共走廊、楼梯、电梯、车辆等公共区域的扶手、门把手和其他公共使用的物品,手高频接触部位要增加消毒频次。建议在单位入口、电梯口等部位,配备非接触式手消毒设施。

公共卫生间应该加强通风换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保证流动水洗手设施能正常使用,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卫生洁具应保证数量充足,分区使用,污染后应及时消毒、漂洗、晾干备用。

关注消毒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在购买使用前,可以在“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合规性查询。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配制、使用和保存,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为什么倡导老年人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田鑫主任表示,新冠病毒对全人群来说都是易感,而老年人又是其中最脆弱的群体,60岁以上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而且,老年人中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较高,感染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又会进一步上升。

“国内外的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均显示,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后重症的发生率、减少死亡率均能起到明显作用。”他说,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下发文件,要求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岁~79岁人群接种率。

一些老年人认为,长期呆在家中或生活在边远地区,很少外出或前往外地,感染风险很小,就不用接种疫苗了吗?田鑫主任否定了这个错误的想法。

他介绍,老年人即使不出门,或者在远郊农村地区,或者不出远门,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一是老年人暴露和感染风险很大。菜市场、农贸集市、商场超市、红白事聚餐、老年活动室等老年人聚集场所都是疫情传播的高风险场所。尤其是偏僻的农村,医疗救治条件较差,感染后重症、病死风险较高。

二是由于现在全人群疫苗接种率非常高,加上病毒变异,大量的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这些无症状人群不可能都会被发现或者会被检测出来,如果他们去探望老人,走到老人的身边,他们就会把病毒带到了他们身边,这也势必会增加导致感染的风险。

田鑫主任建议,老年朋友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如果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又该如何处理?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主任张捷介绍,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力相对较弱,而且有些老年人还有长期吸烟的习惯,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较大。因此,老年人应尽早接种新冠疫苗。

如果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该怎么办?张捷主任表示,老年人在接种新冠疫苗前一定要将自己的身体和疾病情况告知预检登记的医务人员,由医务人员评估能否接种,接种后务必不要立即离开,应按照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的指引留观30分钟。

张捷主任提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后,一定要注意自我观察。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比如接种部位局部出现疼痛、红晕、硬结或身体乏力等,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如果出现持续发热、高烧或者原有的基础疾病加重等身体明显不适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哪些老年人不宜接种新冠疫苗?

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张维杰表示,大多数老年人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但如果老年人有以下情况,可以不接种或者缓期接种新冠疫苗。

一是对新冠疫苗的活性成分或者添加辅助成分过敏的人,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的人,比如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都应该避免接种疫苗。   

二是患有未控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该避免接种疫苗;如患有未控制的甲亢等慢性疾病患者,应该延缓接种疫苗。

三是正在发热期的老年人或患有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老年人,应该暂缓接种疫苗。

张维杰提醒,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一定要在疾病的稳定期,当自己拿不准时,要咨询医生。

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程序是什么?

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指导所所长程涛介绍,从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数据来看,3剂次新冠病毒疫苗对于老年人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预防有较好的效果,以香港为例,在今年疫情中,80岁以上人群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病死率为14.70%,接种3剂次的人病死率仅为1.58%。因此,老年人非常有必要接种加强针。

对于老年人如何选择疫苗,在《方案》中,国家共提供了多种疫苗接种组合,在时间间隔上,《方案》根据国内外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结合我国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实际,将第一剂次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时间间隔从6个月调整为3个月以上。

程涛所长强调,不管是采取同源加强接种,还是序贯加强接种,都能够大幅度提高保护效果,对于预防发病、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更加明显。

老人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指导所所长程涛表示,接种疫苗前,老年人要了解自己是不是慢性病稳定期,处在稳定期的能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果自己拿不准要提前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或接种医生;要提前做好预约,尽量避免现场长时间等待;要穿宽松的衣服,便于接种。

程涛所长提醒,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老年人前往接种时最好要有亲属陪伴,尤其是现在进入冬季、道路结冰,可以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接种完需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

接种后,个别受种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疼、全身酸疼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置。如果受种者感觉到较重不适、持续时间较长,要尽快联系接种单位或医生,需要时及时就医。

居家治疗人员出现哪些情况需要转诊治疗?

省人民医院凯旋院区院长兼感染科主任张维杰介绍,如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如果确需外出就医,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省人民医院凯旋院区院长兼感染科主任张维杰介绍,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再点对点返回家中,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居家治疗期间,如何进行健康监测和抗原检测?

省人民医院凯旋院区院长兼感染科主任张维杰提醒,居家治疗人员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

居家治疗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

张维杰强调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居家治疗人员需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和流程自行进行检测和结果判读。

居家治疗人员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的条件有以下几点: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延边发布客户端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接种  新冠  居家  老年人  疫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