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 14:39
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黄金周,更多人休假的首选是与文化同行,“我爱你,中国!”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国庆期间,吉林省34家博物馆延迟闭馆,伪满皇宫博物院文旅演艺《炫·墨》吸引大量观众驻足,长影旧址博物院10月1日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63.6%;珲春防川村景区游客数量迎来近年新高,到访的目的既是登高赏日,更是缅怀先贤;国庆档全国总票房突破21.04亿元,长影集团联合出品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只此青绿》成绩不俗……这些自觉或不自觉的追随,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在普通人群持续走红,中华民族自信心越来越强。
拥有这样热烈的家国情怀,一方面,是因为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和国力提升,给国人带来更多自信,特别是伴随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他们平视世界,坦然对话。更重要的一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度越来越高,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掘,特别是文艺作品的创新性转化带来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到新话剧《苏堤春晓》,再到新越剧《新龙门客栈》,从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到网剧《梦华录》,再到国产网游《黑神话:悟空》……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华文化不断与现代艺术对话解码,持续“走红”“出圈”“爆火”,历久弥新的影响力打动世界的同时,也激活了我们喷涌的民族自豪感。这是传统与艺术双向奔赴的力量。
文艺从来都是一门实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注解历史、关注现实、引领风潮,国人向来有经世之学的传统。“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璀璨的千年文脉是我们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的坚实基础,也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从古至今,挖掘、转化、创新脚步不停。苏轼晚年谪居海南,在书籍匮乏的前提下也坚持注完“海南三书”,北归途中感慨“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如来书所谕,其他何足道。”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庶几因韵以考字,因字以求事,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全书22877卷,约3.7亿字,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或民间自发,或官方主导,盛世修文在于赓续和传承,更在于书写当代。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立足千年文明和党的百年奋斗,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所在。新时代的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相继启动,“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瀚阁、文济阁、文润阁、文沁阁四大国家版本馆相继开馆,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文运兴,则国运兴。作为中国人何其自豪,“爱国三问”于南开大学历史性回响,也在每个国人心中回响。文有脉,行更远。文艺因文化深厚而兴,文化因文艺醇厚而盛。全社会的底蕴、共识、自信在这样的赋能交融中愈发从容坚定。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是重要的文艺表现形式,在这场文化自信同心向行的“大思政课”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像的表达更加写实。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捕捉中,影视作品提供了人们和历史隔空对话的机会。无论是《大秦帝国》《汉武大帝》,还是《河西走廊》《典籍里的中国》,或是《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种跨越时空同频共振的精神力量让每一个普通的个体,也不觉油然生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壮怀激烈。在这其中,我们能做的,要做的应该更多。
特别喜欢樊锦诗的一句话:“很多人都说未来已来,而我想说过去未去。”立足今天踏踏实实记录过去的辉煌,认认真真向往未来的美好。这是他们那一代考古人的坚守。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广电人的坚守。她说,相信新一代会做得更好。是的!我们要努力做到更好。
来源:吉林省广播电视局
初审:佟焱
复审:李雪梅
终审:孙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