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9日 16:06
在健康消费升级浪潮下,被誉为“树上黄金”的桑黄正从传统中药材向高附加值健康产品转型。和龙市吉林桑黄生物科技集团依托“药食同源”智慧与现代生物技术,成功突破人工驯化瓶颈,培育出高产优质菌种“吉黄1号”,推动桑黄产业迈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桑黄,一种形似人耳、色泽黄褐的珍稀真菌,《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为“桑耳”,民间更赋予它“树上金耳朵”的美誉。现代研究表明,桑黄富含多糖、黄酮、三萜等活性成分,具有防癌抗癌、调节免疫、抗氧化等多元功效,契合现代人对抗亚健康与慢性病的需求。吉林桑黄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桑黄研究院院长刘杰说:“桑黄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抗肿瘤,改善肠道菌群,这些独特的功效,可以改变人体的亚健康状态,也正符合我们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
野生桑黄生长周期长达数十年,且对宿主树种要求严苛,资源极度稀缺。为突破产业化桎梏,科研团队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历经多年筛选、分离、驯化野生种源,通过上万次育种试验,最终成功培育出具有道地性的“吉黄1号”菌种。刘杰说:“这批菌种就是我们利用新选育的新品种‘吉黄一号’来进行生产的,现在从整个菌种生产过程中我们观察来看,整个菌种表现是特别特别好,它的菌丝大家可以看到非常粗壮,而且抗杂(菌)能力强。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我们目前来测算整个菌种的合格率基本接近于100%。”
科研团队对比实验显示,人工栽培3年的桑黄在多糖、黄酮、三萜等核心成分含量上均优于同年限野生桑黄,颠覆了“野生优于人工”的传统认知。这一发现,为规模化种植奠定科学基础,推动桑黄从“靠天收”的稀缺药材向标准化健康原料转型。刘杰说:“现在我们的‘吉黄一号’已经应用到了我们的生产实践中,经过我们的栽培,现在我们的整体产量比原有的提高了6个百分点。今年,我们将会进行大面积推广,这一成果,也会给菌农的收入带来一定的提升。”
从深山密林到现代化实验室,桑黄产业的蜕变印证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吉林桑黄生物科技集团的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资源困局,更以科技赋能农业升级,为健康产业开辟出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新赛道。
来源:延边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初审:洪涛
复审:郎秋萍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