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综合广播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力促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如椽巨笔擘画幸福延边画卷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力促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如椽巨笔擘画幸福延边画卷

2021年05月12日 12:48

山河承载岁月,山乡记录变迁。

当时光走过2020年,延边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曾久困于穷的各族群众,开启了吃不愁、穿不愁,医疗、教育、住房有保障的幸福新生活。

当时间来到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那些旧貌换新颜的山乡,又开启了更加宜居、更加宜业、更加宜游的美丽村屯建设新征程,一幅幸福乡村画卷正在延边大地徐徐铺展。


从政策措施到机制保障 让富裕底色亮起来

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如何保持胜利果实,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成为摆在全州各级各地以及相关部门面前的当务之急。

“经过摸底调查,一季度我们村未新增返贫致贫监测对象。” 4月28日,和龙市龙城镇合新村第一书记姜在瑛告诉记者,为了防止脱贫户返贫,我州在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保证后续政策落实到位的同时,不断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制定实施一系列防止返贫帮扶措施,确保了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只增不减。

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我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中央和省级层面出台新的帮扶政策前,继续执行原有政策不变,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推进机制,结合防止返贫监测、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帮扶工作,持续跟踪27702户46559名脱贫人口“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实行工作月调度制,确保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不反弹。

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合理确定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儿童及残疾人关爱服务,兜住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以县市为单位,县乡村三级按需统筹,坚持“差异化”联贫、“参与式”脱贫、“奖勤型”助贫等收益分配模式。

推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后续配套设施。重点落实小额信贷、产业收入保险、“六小工程”等帮扶措施。组织劳务输出和安排公益岗位就业1274人。紧盯脱贫劳动力返岗复工不放松,通过“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春风行动”等,脱贫劳动力就业12744人。

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合作、社会帮扶机制。巩固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持续开展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海洋经济、开发开放等方面工作;持续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大力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协调中央定点单位、军警部队、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从统筹部署到建设行动 让乡村构图美起来

4月21日,记者在延吉市三道湾镇东沟村看到,一条水泥硬化路两侧均匀排布着路灯,崭新的砖瓦房与彩色栅栏围成的小院整洁温馨,在周围远山的映衬下,这个昔日破旧偏远的小山村已成为村民心中的风景画。

如今,全面启动的乡村建设行动的如椽巨笔,正在延边大地擘画着更加美丽的乡村画卷。

基本完成村庄规划分类布局。全州村庄分类布局重点专题研究成果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审核,全州1049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细分为稳定改善类355个、集聚提升类230个、城郊融合类172个、特色保护类92个、兴边富民类41个、搬迁撤并类28个、其他类131个。年末实现有需求、有条件的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

扎实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今年计划改造农村厕所8890户,71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重点镇和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9个;对于人口聚集程度低的乡镇,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推动由整治村内公共空间转向整治庭院为主、由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转变,拟创建3A级标准示范村115个、“美丽庭院、干净人家”1万户。已经清理整治农户庭院4.9万个、生活垃圾5.3万吨、废弃房屋297处、农业生产废弃物7.9万吨。

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25.3公里、改造危桥26座、农村公路安防工程94.7公里,目前开工道路10.5公里、危桥改造11座;全州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经达到98.3%,试点启动和龙、敦化农村供水工程监管平台建设;完成延边州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开通重点乡镇5G基站48个;龙井、和龙、汪清3项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计划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约168.73千米,改造0.4千伏线路约67.96千米。

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展控辍保学,针对有经济困难学生2376人发放资助金337.5万元,落实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生活补助368.62万元。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优先满足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需求;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达标且正常运转,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持续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立足乡村群众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延边州优秀民间文化团队走基层”活动,上半年计划完成演出50场次。实施农民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整合利用已有场所、设施、器材,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今年计划提升20%行政村村级综合服务设施。


从扶贫输血到扶志引导 让幸福画面“动”起来

扶持有节点,战贫无穷期。确保脱贫人口长期稳定增收的根本引擎还是内生动力。

为了让全州各族群众同步迈向全面小康,我州坚持扶贫先扶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贫困群众牢固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自力更生增收致富,自己动手绘制幸福生活新“画面”。

强化宣传引导,提升自主增收意识。坚持加强对脱贫目标、标准、政策、举措的宣传,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运用好各级新闻媒体、村内公示栏、村级大喇叭、冬季大走访活动等平台载体,让贫困群众有迫切致富的志向。同时,我州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创新打造“媒体+扶贫”宣传模式,搭建“两微一端”扶贫宣传平台,线上线下合力宣传扶贫工作,实现了报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的宣传效果。举办延边州脱贫攻坚成果展,制作《筑梦延边》脱贫攻坚纪录片,直观展现延边州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坚持典型引领示范,推选10个单位、82名个人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奖,5个单位、9名个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以典型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自身致富能力。坚持扶贫必扶智,着力解决贫困县、贫困村经济落后、贫困户文化素质偏低问题,从青少年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知识、技术水平,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强技能培训,围绕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就业需要,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采取“订单培训”“定岗培训”和“定向培训”等形式,增强脱贫致富本领;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实现科学生产、增产增收。

创新帮扶方式,开拓自助增收渠道。积极搭建“爱心超市”“爱心食堂”等载体,总结推广“差异化”“参与式”“奖勤型”等扶贫产业项目分配模式,聚力解决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分配难题,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扶贫产业链。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开展转移就业,鼓励建设扶贫车间,截至目前,我州309名贫困群众走进扶贫车间,763名贫困群众赴外务工,为9065名贫困群众落实扶贫公益岗位。

贫困的隆冬已经远去,白山黑水间草木蔓发;乡村建设的春天暖意渐浓,幸福延边的绝美画卷葱茏可期。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脱贫  扶贫  攻坚  帮扶  乡村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