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2日 15:35
日前,百姓热线(问政)记者采写了题为《图们昆虫养殖基地死了500多万只蟋蟀,谁能站出来帮帮忙?》的新闻报道,引起了众多关注。为帮助蟋蟀养殖户金春虎顺利渡过难关,近日,百姓热线(问政)栏目组邀请到延边大学珲春校区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金大勇与记者一同赶往图们,希望能够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对金春虎的养殖孵化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报道回顾:图们市民金先生向百姓热线(问政)发帖求助,“我是养殖蟋蟀的,2019年,在经历了一年的养殖期后,我的养殖基地已经初具规模,蟋蟀达到近千万只,原本打算2020年扩大规模,但是自2019年11月份开始,蟋蟀出现大量生病和死亡,虽然我用了很多方式,仍未找到破解方法,我恳请农业部门的领导,给我一些指导,告诉我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看得出,金先生非常急于了解蟋蟀大量死亡的真正原因,他希望通过百姓热线(问政)找到懂得蟋蟀养殖技术的专家,帮助他摆脱困境。
经过多番打听和寻找,百姓热线(问政)记者找到了延边大学珲春校区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金大勇。在农业科研、环境保护、昆虫养殖等方面,金大勇拥有30多年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虽然学校已经进入放假阶段,但考虑到养殖户面临的困难处境,金大勇坚持要和记者去了解一下情况。
1月16日,金大勇和记者赶到图们蟋蟀养殖孵化基地。金大勇首先对蟋蟀养殖规模、出现蟋蟀死亡情况的时间和蟋蟀目前情况向养殖户金春虎进行咨询和了解。距离记者上一次赶到孵化基地,只过了不到一星期的时间,而养殖户金春虎又添加了不少设备,包括红外线理疗仪、显微镜及各种昆虫可食用的治疗药物。
“每天我都在这里研究到半夜12点左右,虽然我没有从事过这方面专业的工作,但正因为特别喜欢养殖昆虫,所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到现在还没找到真正的原因。”金春虎说。“蟋蟀本身是很愿意动的昆虫,可现在它们的两条后腿动不了,我寻思人的关节不舒服的时候会用红外线理疗仪,所以这几天我也在给几只蟋蟀进行红外线治疗。”
延边大学珲春校区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金大勇(左)针对目前养殖孵化基地出现的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
听了金春虎的介绍,金大勇针对目前养殖孵化基地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对于昆虫而言,它们对季节变化的感知尤其敏感,蟋蟀刚刚出现死亡情况时,正好是要越冬的时间,这时他们对光照时间和强度要求极高,你提供的光照时间太短,可能是导致它们无法正常越冬和休眠的重要因素。”
“另外,在这个孵化基地,没有严格按照消毒程序对蟋蟀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如果只是用湿巾进行简单消毒,是不能达到消毒效果的,尤其是大批量养殖,消毒环境一定要过关,否则就会导致昆虫死亡。”金大勇说,“首先,你要安装可以调节光照时间的开关,保证足够的光照时间,虽然昆虫不喜欢强光,但现在孵化基地的光照太暗,要进行加光处理。湿巾消毒太过简易,要使用专业酒精,另外,一定要保证湿度,还要给蟋蟀提供人造栖息地。”金大勇说,蟋蟀本身喜欢砖头、石块、沙土中有缝隙的地方,如果没有相应的栖息地,容易造成昆虫栖息不适。
金春虎说,2019年10月之前,他喂蟋蟀的南瓜和白菜都是自己家种的,10月份以后,自己家种的蔬菜都吃完了,所以就去市场购买蔬菜喂养蟋蟀。“会不会是植物农药对蟋蟀造成了伤害?”金春虎将自己的怀疑也告诉了金大勇。金大勇说,这需要进一步进行化验。于是,金大勇对孵化基地的蟋蟀及蟋蟀食物进行了采集,将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化验。
“若样本中出现线虫,他的显微镜倍数太小,无法进行观察,我要把这些样本带回去,交给对这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昆虫病理的老师,由他们进行化验,得到结果后,我会再和金春虎进行沟通,希望我做的这些能够帮助他渡过这个难关。”金大勇说,“目前,延边从事蟋蟀养殖专业的人士可以说基本上是没有的。我想,在创业阶段,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比如面临现在这种困境,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克服这种困难并且找到问题原因,这对他的养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