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3日 12:46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如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就这个问题听取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座谈会上,习近平与7位科学家代表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习近平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座谈会上,习近平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疫情发生以来,从叮嘱“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到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习近平一直看重科技这个“最有力的武器”。无论是抢建方舱医院,还是多条技术路线研发疫苗;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科技都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支撑!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上,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实物首次公开展示。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在与科学家座谈时,习近平直面问题重点:“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项改革任务。在科技领域存在的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能解决的难题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今年服贸会期间,央视新闻记者体验服贸会综合展区中多个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黑科技”。
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习近平要求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我在2016年就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可以搞揭榜挂帅,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今年2月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这样强调。
无论是“揭榜挂帅”,还是“谁有本事谁就揭榜”,都是要打破人才机制上的条条框框,深度激励科技工作者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及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抗战精神、抗疫精神、老西藏精神、科学家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些都是激励我们锲而不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从深入地方考察调研,到主持企业家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频频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作出重要部署,为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十四五”时期谋篇布局、把舵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