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 06:31
近年来,延边州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积极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审判理念及审判体制机制改革,依法重点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利用府院联动平台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拓展延伸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为延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顺应发展趋势,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2019年7月底,延边全面推行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8个县市法院均从刑事、民事、行政部门抽调法官,组建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对内实现资源聚集、立体保护,对外形成统一接口、统筹协作。今年,延边州法院探索实施“三合一”审判团队建设,实现涉生态环境案件归口审理。同时,结合延边地区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的特点,对全州涉环境资源类行政案件及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实行集中管辖,实现环境资源审判队伍的优化配置,审判理念标准的统一规范。
依托府院联动,构建环境资源保护多元共治机制。3月31日,延边州府院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成立了两级府院联动工作委员会,制定府院联动工作规则,实现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在延边全覆盖。基于此平台,延边涉生态环境行政争议协调化解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推动了各相关部门联动协作,促进多元共治机制发挥实效。4月,延边两级法院与延边州生态环境局及各县市分局联合召开了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就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疑难问题展开研讨,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打造精品案件,推动环境资源审判高质量发展。延边两级法院突出精品案例示范作用,在日常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中,全面落实“高标准、严要求、好效果”的工作目标,高度重视裁判文书的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审判程序、审理规则、裁判方式等方面作出了创新性探索,并及时将环资审判经验提炼转化为能够普遍使用的制度规则,形成示范导向。2019年,在第三届全国法院环境资源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中,延边州法院的一篇裁判文书获得特等奖;一篇案例被评为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今年7月,延边州法院李红广专委作为点评嘉宾应邀参加2019年度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优秀案例发布会,对一篇入选优秀案例进行点评,所分享的延边州法院在行政公益诉讼领域探索形成的理念经验获得广泛认可。
拓展工作外延,提升生态环境司法社会影响。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公益诉讼案件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延边州法院通过组织旁听庭审、加大庭审直播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力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对有重大影响和新类型案件,及时总结研究,形成相关司法建议和调研报告;利用6月5日世界环境宣传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公开开庭宣判、举办知识讲座、开展法律研讨等形式,构建集中对外宣传机制,扩大环境资源审判的社会效果。通过广泛宣传展示环境司法保护成果,逐步提升了环资审判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营造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