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5日 14:28
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也是一场大战。
1月27日,7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1月29日,10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1月30日,14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1月31日,9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2月1日,6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2月2日,18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2月3日,19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新发确诊病例越来越少,治愈病例越来越多!
我省输入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和支持。1月16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吉林工作组抵达我省,40余名国内知名的重症专家、呼吸科专家、感控专家和中医专家同时到位,为吉林人民送来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更给予我省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最精准的指导和巨大的帮助。
生命重于泰山!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视频调度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工作组指导意见。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分别深入长春、通化、松原等地检查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吉林工作组的精心指导下,一场疫情防控的硬仗在吉林打响。
1月26日,吉大一院完成与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的全部疗区整建制接管过渡对接工作,在确保院内诊疗秩序的基础上,分三批派出193人日夜轮值,接收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新冠肺炎救治的全部患者。患者中,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8岁,包括危重型、重型、普通型、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医疗队分为5个医疗组、7个护理组,利用多学科协作提升救治水平。同时,第一时间引入心理疗法,提早介入、量表评估、科学疏导,缓解患者心理问题。
“对于这次疫情发生群体的特殊性,我们将明确有家族关系和共同生活环境的病例同室收治,针对病情不同进行分段分层评估,对儿童病例和有基础疾病的病例,坚持多科室共同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实施‘一患一组’的治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虹彦对记者说,“此次派驻疗区的医疗队中,具备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的人占总数的97.8%,充分保障了救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省内医疗队的到来,让我们心里更踏实,信心更足了。”看到一支支精英队伍带着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前来支援,通化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激动地说。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37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35名具有丰富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的医护人员赶赴通化市中心医院开展救治工作。此次疫情通化被感染者多为老年人,最大年龄95岁,基础病多,救治难度非常大。医疗队第一时间和国家专家组一同进行充分讨论,加强危重症患者监测评估和支持治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救治方案。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刘天戟介绍:“在国家专家的指导下,医疗队以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为核心,对各类型患者对症给予高流量氧疗、恢复期血浆、强化营养支持,以及机械通气、ECMO等治疗。目前,疗区现有ECMO7台,还有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床旁血滤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超声等相关设备,储备充足。我们建立了院长带班、各疗区主任交替24小时总住院、交班、会诊、危重症病例讨论等制度。采取‘多层级医疗、点对点看护’危重症与重症患者救治方针,为每例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保证其得到同质化诊疗。”
长春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279人兵分两路,副校长冷向阳和院长杨永刚带队赴通化,有着丰富救治经验的肺病科主任王檀教授坐镇长春。“我们对所有病例的救治进行编组,每一组中保证有中医问诊。24小时巡诊患者、集体会诊会商,及时调整方药,确保救治效果。”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王檀每天都会带中医药专家组查房,根据患者舌苔、脉象,调整药方,辨证论治。他说:“不仅要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要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做到‘一人一方’,辨证施治,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1月30日下午6时许,在通化市中心医院治愈出院的7名新冠肺炎患者,被送往通化方舱康复医院进行为期14天的康复治疗,标志着这家医院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家方舱康复医院,过去是患者从定点机构出院了,回家居家隔离14天,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医学知识,出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而方舱康复医院有专业的医疗团队,有专业的场所和医疗设备,能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心理疏导,可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照护。”通化市方舱康复医院副院长曹婧介绍说。到2月4日,已有65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进住方舱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寒冬阻挡不住春天的脚步,黑夜遮不住黎明的曙光。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和衷共济,全省上下拧成一股绳,集聚起强大的合力,就一定会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