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4日 07:29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本报今起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全面反映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实践和举措成效。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现在异地就医报销方便多了。”近日,四平市梨树县的岳女士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窗口顺利办理了出院结算手续。让岳女士惊喜的是,她享受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多项保障待遇在出院时“一站式”结算,不用分别去办报销手续了。
近年来,像岳女士这样享受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的患者越来越多。截至去年12月底,实现省内急诊备案通过1930人次,结算824人次,医保支付金额1705.05万元;跨省异地就医备案28.55万人,结算17.91万人次,医保支付金额25.78亿元。
让结算快捷便利 群众不用跑腿垫资
以往,人们异地就医需要自己先垫付钱款,报销时要拿着单据、材料回到参保地办理。从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推广以来,异地就医的群众再也不用跑腿垫资。我省医保部门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动省内异地急诊直接结算和跨省异地就医工作。
异地就医患者住院时不用先垫付医疗费用,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目前,省内医保异地急诊直接结算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全省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可在全省11个统筹区就近选择医保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经就诊医疗机构备案核定后即可直接结算。同时,完成异地就医协同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水平。
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扩大医疗救助资金筹集规模。整合了全省医保诊疗和医用耗材目录,进一步强化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在全国率先规范统一了基本医保院内制剂目录,完成医疗机构院内制剂医保准入谈判,制剂价格平均降幅14.53%。
把手续简化起来 一键就能办备案
随着我省“吉林医保公共服务”线上异地就医备案服务的开通。长期居住在长春的辽源市参保人王女士很快关注并进行了备案,手续简单,出院直接结算。
去年,我省开展了“互联网+”医保服务,85%的医保服务实现线上办理。去年医保电子凭证在我省开通使用,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省医保电子凭证激活量达655.63万人。
启动建设了全省统一的96618医保咨询服务热线平台。依托“钉钉”数字化社群运营平台,将经办人员、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等关键要素进行有机整合,打造“一码一平台”的服务模式,建设“吉林智慧医保服务平台”。
一窗办一次办 医保变得更好用
“现在来这儿办业务真是越来越方便了,服务也越来越好了!”3月9日,长春市民王女士在长春市医保中心感慨道。如今,医保中心简化业务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增设多种便民服务,开通“无障碍通道”“绿色通道”及医保便民服务热线等,实现了业务“一门办”“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
随着我省“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经办服务模式的建立,医保部门经办能力大幅提升。我省制定了《全省医疗保障部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020版)》,规范医疗保障经办流程、服务标准。
过去要排队起早办理的业务,取而代之的是来之即办,政务服务事项所需证明材料和手续简化了,减少或压缩了业务办理时限,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今年我省医保部门将加大提高医保公共管理服务效能。建立健全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医保服务下沉。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与政务服务有效衔接。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落实国家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落实国家“两定机构”管理办法,制定定点医药机构评估细则、绩效考核细则。建立吉林智慧医保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全省统一的医保服务热线建设。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实现一网通办、一站式联办、一体化服务,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