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要重视骨折后的康复
2021年05月20日 16:34
骨折后尤其要重视康复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伤后肢体的功能。骨折康复大体上要达到以下这些目的:
1.改善疼痛、水肿、挛缩等症状;2.改善和维持局部以及全身的循环、代谢情况,促进受伤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的恢复和再生;3.促进受伤关节、邻近关节,甚至健侧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和维持;4.肌肉功能(肌力、收缩速度、耐久力)的改善;5.训练和提高活动的持续时间和耐久力;6.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下肢静脉栓塞、全身体力下降等。
总之,骨折康复治疗总的原则是在确保内外固定的同时,围绕功能恢复这一目的,并强调一个“早”字。
当用石膏等非手术的外固定措施时,在不影响骨折固定的前提下,早期进行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肌腱挛缩和骨质疏松等骨折病的发生;未经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以维持其正常功能;为消除肿胀、控制疼痛、减少肌肉痉挛,应注意局部处理;在复位固定稳妥的前提下,尽早进行功能训练,以早日恢复功能。一般在术后数天,手术疼痛有所缓解后即应开始功能训练。手术的好处在于提供了早期锻炼的机会,避免骨折病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
老人骨折后应尽快到医院治疗,因为老人的血液在骨折4个小时后就开始凝固形成血栓,所以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抗凝治疗。老人一旦骨折,除了使用抗凝药物,还可以做简单锻炼。比如把脚勾到极限、踩到极限、加速两端血液回流,从小腿肚揉到大腿根。
老人髋部骨折后往往会咳不出痰,而痰堆积在肺的深部会引起肺部感染,从而形成坠积性肺炎。所以在不疼痛的情况下,需要加强从下往上的扣背并鼓励老人咳嗽。在围手术期间,每天要做30次以上扩胸运动,通过运动来刺激肺的活动度。老人还可以吹小气球,早中晚各10次,通过肺和气球的鼓荡运动改善肺功能,促进痰液的咳出。
(来源:《老年康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