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陈彪
2021年07月27日 10:48
陈彪,男,朝鲜族,1963年12月26日出生,原延边州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彪同志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精神,时刻心系群众,把民族团结进步的要求真正落到守护各族人民群众健康上来,努力开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民族团结工作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政治坚定,旗帜鲜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团结政策
“每一个卫健工作者,都应自觉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为建设文明和谐新延边助力添彩。”陈彪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他都十分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讲原则、讲团结,识大体、顾大局,时时刻刻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和团结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能够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他带领班子成员,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新常态,创新多种措施,坚持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充分发挥各级医疗卫生队伍的作用,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宣传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基层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以及对民族政策的知晓率。同时,为民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努力提升各族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全力做好健康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基本落脚点。在实践中,陈彪同志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攻坚克难,突出抓好健康扶贫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各项举措:一是抓排查整改。扎实开展“排查见底、整改清零、巩固提升”行动,排查患病贫困人口共30012名,并“整改清零”、“巩固提升”;二是抓医疗服务。为符合条件的41535名贫困人口开展每年1次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专项救治25种大病患者1573名;确诊为慢性病的22360名贫困人口,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定期随访评估;为19098名32种贫困人口出具慢性病诊断并引导办理慢病卡;三是抓统筹协调。组织动员省、州、县三级医院医务人员2700余人次,开展50余次万名医师巡回医疗,共诊疗2870人次;四是抓政策宣传。围绕“看病120、服务111”健康扶贫核心政策,加大对医务人员、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政策培训655余次,利用主流媒体、新型信息化媒体、“阵地宣传”等方式,大力提升贫困人口政策知晓率;五是抓深度包保。开展逐级深度包保健康扶贫,落实“谁包保、谁负责”,促使“早发现、早整改”,动员全系统包保干部1425人次,实地暗访县乡医疗机构253频次,实地暗访村卫生室1353频次,随机入户走访1.62万户、贫困人口2.91万人,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贫困群众铺就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三、精心组织,沉着应对,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特殊战役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陈彪同志从1月19日开始,就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的战斗中。他作为延边州疫情防控办主任,一方面沉着冷静安排调度,积极做好上传下达,协调推进各专项组工作进度,确保上级各项最新部署第一时间得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带领全州卫健干部职工坚守在全州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严把疫情输入关口、梯次布置防线、统筹医疗资源配置,推动构建起措施严密、防控有力、反应迅速的防控体系。
作为先后经历过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考验,已经在卫生健康系统工作30多年的老兵,在大“疫”大考面前,他根据丰富的防疫经验,结合新冠肺炎传播蔓延特点,及时对全州疫情防控方向和重点提出科学严谨的意见建议,有效保证了疫情防控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在7个多月来的战“疫”中,他始终带头坚守在工作一线,没有休息过一天,向领导汇报、参加会议、调度情况、检查督导、慰问医护人员,每天近20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让他双眼布满血丝,但他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倦色,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展现出一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过硬素质和作风。
77个多月里,他累计审核印发公告、通告、公开信10余篇,各类通知120份,上报各类报告200余份,参加省疫情领导小组视频调度会147次,为全州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精准运行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实际行动守护边疆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