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来自长白山野生动物保护的报道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来自长白山野生动物保护的报道

2021年09月14日 20:00

鸟与树林,九月人间。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是大自然生态圈的组成部分。长白山作为一座天然的“自然博物馆”和东北亚的“生物基因库”有着亚洲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中华秋沙鸭、梅花鹿、紫貂、黑熊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近日,记者走进了长白山保护区聚焦这些可爱的精灵。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长白山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域内水质不断提升,众多珍稀鸟类频频出现。每年3月份,大量鸟类自南向北地迁徙到达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也会回来。它们要在这里生活繁衍8个月的时间,再带着“子女”飞回南方过冬。

此时,无论是在秋沙鸭公园、头道保护站,还是池南区沿江水域,都能看到秋沙鸭妈妈带着一群鸭宝宝在水面玩耍嬉戏的身影,鸭宝宝们跟在妈妈的后面不时拍打翅膀,稍有“风吹草动”就赶紧缩颈入水,或者藏到隐蔽处。聪明机智的模样,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记录这令人难忘的一刻。

还有一些绿翅鸭,不时扇动两翅在水面掠过一段距离后才从水中振翅升起。白天鹅扬起优美的长颈,仿佛在对人们展示它们优雅的体态。每到黄昏,不同的动物,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饮水,此时河面上不同音色的鸟语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头道大河作为中华秋沙鸭的重要栖息地之一。近年来,先后布设人工仿真孵化巢40个,全力确保幼鸭孵化巢穴充足。今年,秋沙鸭回迁了33只,在14个孵化巢,产蛋132枚,成功跳巢幼鸭90只。2015年-2020年秋沙鸭在长白山8-11个孵化巢产蛋,入巢率高于历年数据。

在保护区里,我们看到一个个可爱的花栗鼠拖着毛茸茸的长尾巴,把成熟的松塔塞到老树的缝隙里,他们正在为过冬储备着食物。丛林里偶尔有体格健壮的野猪,晃着短尾巴大摇大摆地出来觅食,通过灵敏的嗅觉,它在四处寻找松鸡、雉鸡的巢穴。黑熊正悠哉的坐在地上吃着鲜美的野果,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梅花鹿正成群结队地在树林里你追我赶地撒欢……

长白山自然保护中心保护处副处长祖维忠介绍道:“长白山保护区是我国首批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目前已发现有野生动物1586种。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强监管,开展秋季森林防火和红松种源保护战役等,从根本上保护动物们的食物链,减少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建立了长白山野生动物救助站,今年上半年救助国家二级、三级保护动物17只,康复后全部放生。现在区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稳定,栖息地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长白山  秋沙  野生动物  保护  孵化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