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时政 > 中国3分钟丨全面小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中国3分钟丨全面小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2021年10月01日 09:09

28日,中国发布了一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介绍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

说起中国人的“小康”夙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小康社会”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则始于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中国要建设一个“小康之家”。据说当时,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词汇着实给领导人身边的翻译出了一道难题。

而通过此次的白皮书,我们便能理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核,其实是一条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这条道路是一条独立自主,大胆改革创新的路。在长期探索实践中,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跳出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公有制为主体,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兴办经济特区,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先富起来;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工业化增长等等。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坚定地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

这也是一条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西方的现代化,曾经在相当长时间里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而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GDP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与此同时,人们的衣食住行不断升级,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更好实现;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的家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中国的全面小康,立足于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这还是一条从一开始就打着共同富裕烙印的道路。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使得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自2013年以来,中国依靠精准扶贫方略,坚持“不让一个人掉队”,让9000多万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小康。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就是中国把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融入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集中体现。

如今,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这意味着这条和平发展、追求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将继续延伸。而它在世界发展的坐标系中,也会为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中国  小康  小康社会  现代化  全面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