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1日 16:22
2月21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规划为建设生态强省、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板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吉林省乘势而上,生态环境质量再创历史新高,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前列,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首次突破9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首次进入“20+”水平,全省所有市(州)空气质量首次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6.6%,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比例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9.9%,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保持良好等级。
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内容共12章48节,在全面总结“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指导思想上,明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系统观念,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总体目标上,明确到2025年,生态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经济实力、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显著增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中有升。
(长春记者站:张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