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和龙市供销社建立市镇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村民需要啥,社里就能提供啥”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和龙市供销社建立市镇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村民需要啥,社里就能提供啥”

2023年02月25日 09:02

“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早上不到七点,和龙市供销社西城镇惠农服务驿站负责人张卫坐上厂家货车,将一袋袋化肥配送到农户家中。

“今天配送的订单农户大都在龙城镇泉水村。忙完这一阵儿,年前的订单就送完一大半儿啦。”张卫心满意足地说,农资进了家门,农民心里有底,他也安心了许多。

张卫是西城镇二道村村民,早些年做过菜农、外出务过工、做过各种小买卖。2006年,张卫和妻子夏亚波在镇中心位置盘下一家农资商店,一干就是十多年。

2022年,吉林省供销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建设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平台,坚决完成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政治任务。和龙市供销社抢抓机遇,迅速在头道镇和西城镇两个平原大镇谋划建设两个惠农服务驿站,将为农服务的触角尽快延伸至农民“家门口”。

“以前大家对供销社的印象是‘门脸两间房,只卖米面油盐酱醋糖’,现在我们要把基层社建设成‘村民需要啥,社里就能提供啥’的服务驿站、幸福驿站。”和龙市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关迎菲告诉记者,张卫家的农资商店经营时间长、群众基础好,加上位于原镇供销社旧址上,市供销社在征求其意见后,将这里升级改造为惠农服务驿站,使其具备农资供应、农技培训、日用品销售、快递物流配送等服务能力。

“惠农服务驿站真是为农民送来一场‘及时雨’!”张卫感慨地说,去年初,我州突发疫情,当时正值备春耕的关键时期,农民出不去、农资进不来,早在年前就签下200多笔订单的张卫心急如焚。“毁了订单是小,耽误农民春耕生产可不得了!”就在他们焦急万分之时,关迎菲送来了好消息:“在市供销社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下,外地农资厂家送货上门,农资将很快运抵西城高速口。”惠农服务驿站立即组织人手与其进行“无接触式”交接,还承担了额外的运输费用,将农资安全、实惠地送到家家户户。

“雨水”刚过,二道村50多岁的村民孙金玉就顶着“倒春寒”拾掇起自家的苗床地,闲时捧着几天前在惠农服务驿站培训时做的笔记,边看边划重点。

“现在讲究科学种地,要想高产,就不能再用以前的土方法啦!”孙金玉说,2月13日,惠农服务驿站邀请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专程前来为十里八村的农民作水稻专场培训,从下种育苗到日常看护,再到预防病虫害,让他们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去年下霜早,积温不足,加上病虫害频发,很多地方水稻都有不同程度减产,但我们参加培训的学员,运用培训时学到的苗床管理方法,培育出的秧苗壮实、生长力强,产量一点没受影响。”学得越多,底气越足,孙金玉信心满满地期待今年获得更好的收成。

张卫告诉记者,在市供销社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夫妻二人定期到东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学习“充电”,从春种到秋收,有时间就到田间地头“巡回坐诊”,及时帮助村民解决疑难杂症,惠农服务驿站成为村民稳产丰收的“庄稼医院”。

据关迎菲介绍,当前,和龙市供销社正以乡镇为立足点、以村屯为前沿阵地,整合县域资源,加快基层社改造升级,彻底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和龙市已建成2个镇级惠农服务驿站,今年计划以开放办社形式新增3个镇级、2个村级驿站,计划五年内建成市镇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体系。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惠农  驿站  供销社  农资  服务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