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18:48
只缘“参”在此山中
——香港商报长白之麓“寻参之旅”采访笔记
记者 冀文娴
目前,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先生正率吉林省代表团在港开展经贸交流暨长白山人参推介会等活动。在吉林省代表团访港前夕,香港商报采访团队开启了一次长白之麓的“寻参之旅”。
▲抚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人参新品种选育与种源数字化示范基地。吉林日报 石雷 摄
车出长春,循长白圣山之脉南行北返,车窗外掠过层叠的绿意与斑驳树影,恍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在眼前渐次铺陈,一侧是行旅千年的古老参道,另一侧是向海图强的现代商路。千余里驰行的足迹中——在通化的暮色四合里探问天选之珍的赓续传承,在抚松的拂面微岚中聆听非遗新生的趣闻私语,在延边的万家灯火处洞见产业之路的拓新求索,在吉林的“参商故里”中探讨质量兴参的新质培育,再回归长春现代都市商圈,感受人参产业从资源依赖到价值升级的关键跨越——一路望观闻问,我们试图深入吉林长白人参的根须脉络,找寻破解 “百草之王”价值密码的关键密钥。
4月24日,抵达通化时已是晚上八时左右,暮色为这座“参城”披上了黛青色的纱衣。几经周折,我们采访到了时任通化市委书记孙简(现任吉林省副省长、通化市委书记)。从历史之缘起,到规模之隆扩,再到产业之勃兴,孙简书记谈起通化“参情”如数家珍。“到1877年通化设县时,人参种植逐渐兴盛。《辽海丛书》篇载:‘通化县内参园极多’‘八九年后则撷而市’。上世纪80年代起,通化参农尝试在林地中撒播人参种子,任其自然生长,十几年后采挖作货。自此,林下山参扎根沃土,蓬勃发展。”
尤为让访者动容处,是他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念兹在兹不断强调关于长白野山参的“稀缺性”。稀缺与独有,正是长白山人参的价值内核所在。
一棵野山参的种子需要经历15年风霜雨雪才能成长拇指粗细,其生长周期堪比人类完成一次完整的教育历程。面对自然法则的残酷筛选,让野山参生长周期呈现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漫长的成长周期内,持续的冻害、虫害、动物啃食及菌类侵袭,将其存活率逐步压缩至万分之一。通化等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对野山参生原生地的生态保护工作,同时,中科院团队已成功破译野山参基因组,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将幼苗抗寒性提升40%,有望突破自然成活率的千年瓶颈,为种质资源保护和提高物种产能这看似两难的悖论抉择,找到完美的“两全”解决方案。
▲安图县两江镇的参农正在对人参进行烘干处理。吉林日报 丁研 摄
当采访车辆驶入长白山西麓白山市抚松县海拔800米的地界,峰峦叠嶂间,飘荡着来松针与腐殖土混合的独特气息,这是野山参生长的“黄金纬度”。
这座以人参闻名于世的小城,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家级人参交易专业市场——万良人参市场,全国80%的人参在此交易,2023年鲜参交易量高达3.28万吨,鲜参总交易额达27.4亿元(人民币,下同),干货交易更是达到42亿元之巨,已成为全球人参交易的核心枢纽。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采参习俗”传承人赵炳林。彼时,这位“老把头”正用桦树皮包裹刚起获的林下参,指尖在参须间游走的动作,比对待传世珍宝还要轻柔。
山风中铜铃轻响,赵炳林执壶注汤,在琥珀色参茶旋起的细雾中,为我们介绍各种关于“抬参”的古老规矩,每一个细节都带着人与自然的契约精神。
抚松的夜晚,山月照在参田上,遮阳网如绿色海洋般起伏。在利益与生态的博弈中,抚松给出了新的答案,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在此刻有了具象的模样——非遗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活在时光里的智慧。
在布尔哈通河畔参鸡汤的热气中,我们开始了在延边的采访。
近年来,延边通过规范人参种植,保护种质资源;培育经营主体,推动多元开发;完善流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等多措并举,人参产业发展正步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延边州副州长苏庆良对记者介绍了2025年的延边州人参产业产值目标:“2025年我们计划人参总产值实现160个亿。”我们与华参药业、韩工坊、中华参、润绿、檀君、太阳参业等多家当地参企进行了一次长达三个多小时深度座谈。在与参企当家人的深切交流中,访者也可以明显感知到这些优质企业“成长的烦恼”。与强大的科研力、生产力相比,对应的品牌力、销售力还拥有巨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在多元丰富的人参产业链条中,需要跳出“原料供应商”和“产品代工厂”的角色,去获取产业链顶端高附加值的“品牌溢价”。
海兰江涛声犹存耳畔,松花江波光又入眼帘,五一假期甫过,采访团队步履不停,奔赴吉林市。作为拥有着厚重清代官参文化的“参商故里”,吉林市一直是全国野山参核心产区,10.42万亩15年以上林下参种植面积冠绝全省,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的种质库保存参种26万份,下辖永吉县是省内24个“长白山人参”主产县域之一,舒兰市更拿下全国首个人参领域“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森林认证”。
历史传承、资源存量、科研赋能——三重特质加持,让吉林市对于发展人参产业底气十足。谈及吉林市人参产业发展亟待破解的问题,吉林市副市长刘向涛说,“主要是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引领带动作用明显的头部企业培育还需发力,精深加工集群集聚还需加强,市场辨识度高、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还需强力打造,市场开发拓展能力和产品附加值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他表示:“这既是我们的不足和短板,也是我们的后发优势和潜力。”据了解,在长白山人参产业迎来“质量兴参”的关键时期,吉林市政府提出了“五高地”建设路径与“八大行动”,刘向涛坦言,“我们要做的,是从‘种得好’向‘加工精、卖得贵、品牌响’转型。”
从永吉县西阳镇的山林逶迤驶出,北归之路渐次开阔。五月的长春已褪去春寒,九台的丘陵地带新绿泛起——长白山余脉在此收束,人参产业的新篇在此起笔。
作为此次“寻参之旅”的起始和收官之地,长春这座兼具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的东北名城,正以头雁之姿,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流、物流、商流等方面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为吉林人参产业注入文旅之力、科技之力、产品之力、品牌之力、开放之力,构建完整而坚实的现代高端产业链路。
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江慧丰这位80后的年轻副市长表示:“近年来在省、市大力支持下,长春人参种植、产品加工、品牌宣传、仓储销售、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迅猛,人参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长白之麓“寻参之旅”归来,感慨良多,心生憧憬。
香港,作为国际知名的经贸自由港,对优质人参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亦是以人参为代表的传统道地中药材最重要的国际集散枢纽,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海外市场强大的辐射能力,加之完善成熟的资本运营范式和全球货贸融通体系,能够为吉林人参产业提供无比广阔的发展平台。
相信长白山人参将借此契机,进一步擦亮金字招牌,迎来绝佳的窗口期。北参南望,名扬湾区,吉林人参产业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来源:香港商报
初审:洪涛
复审:李雪梅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