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4日 16:58
随着旅游热度的不断攀升,延吉成为众多外地游客青睐的热门打卡地。进入盛夏时节,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到延吉,赏美景、品美食、逛早市、体验朝鲜族传统服饰。旅行社的服务也从以往的全包式变为碎片化,催生延吉旅游“多点开花”。
延吉水上市场是朝鲜族民俗特色早市,汇聚了各种地道的朝鲜族美食,伴随外地游客的增多,这里随之升温,日平均客流量达到1万人次,节假日达3万人次,饮食业总体销售量比以往增加了好几倍。
【同期声】游客 丛女士
“我是从长春来的,这是第二次来延吉,听说延吉美食非常有特色,想着给家里人带点吃的回去。这个市场品种挺全的,延吉的特色小吃也很多,感觉挺好的。我买的米肠,还没有逛完,再看看买点什么东西。”
罗宫串店是一家地道的本土烤串店,里面的很多菜品具有朝鲜族特色,这里也成为了游客品美食的首选店铺之一,从“五一”至今,平均日接待量在80桌左右,周末及节假日平均日接待量在100桌左右。
【同期声】延吉罗宫串店运营经理 崔海龙
“延吉变成了旅游城市以后,外地游客多了起来,对我们延边朝鲜族美食能传播到全国各地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我们也会尽力地从食材开始到所有制作流程严格把关,保证让外地的顾客到我们门店吃的都是正宗的朝鲜族美食。”
记者发现,暑期来延旅游的人群中,自驾游和乘坐飞机等小团体、家庭出游的人数不在少数。在延吉人民公园东门停车场,记者看到,这里停放着几台外地号牌的私家车和房车,来自成都的兰先生和朋友就自驾房车来到这里。
【同期声】游客 兰先生
“在延吉,目前打算待两天左右,最大的目的可能是还是想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看一下些比较好的地方,重点还是想多了解一下当地的一些民俗民风,还有一些美景。”
兰先生和朋友计划这两天去品尝冷面、拌饭以及打糕等特色美食,并打卡延大网红墙和中国朝鲜族民俗园。
【同期声】游客 兰先生
“大概白天温度32-33度,并不是感觉很热,只要有点风,我们觉得都很舒服,晚上就很凉爽,所以我们在这里待着觉得非常适宜避暑,是个避暑之地。”
据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延吉分局对延吉北口及延吉西口车流量的统计,今年7月与去年同期相比,预计往来车辆会增加20万台次。
【同期声】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延吉分局民警 郑琦
“民警在站口执勤执法当中,也是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外地车辆来到延边旅游、游玩,自驾游的情况也很多。在这里,我们也提示广大外地的驾驶员,由于吉林省内的高速路多为山区高速,隧道比较多,在隧道内的限速是80公里每小时,大家在行驶当中,进入隧道一定要提前减速,保持好平稳车速,加大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安全行驶。”
随着暑假的到来,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出港航班和进港航班数量也大幅增加,7月1日至20日期间,延吉机场共保障运输起降799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0.3万人次,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2%、104%,7月21日,单日旅客吞吐量再创年内新高,达到6400人次。
【同期声】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航线开发办公室主任 蔡雨辰
“今年暑运期间,延吉机场共运营航线16条,通航城市16个,已陆续加密延吉--北京、青岛、大连航线,新增延吉--威海--南京、延吉--韩国清州航线。”
针对小团体、家庭出游人数的增多,州内各旅行社积极转变思路,从以往的全包式服务变为碎片化服务,游客需要的车辆、导游、住宿、饮食等,都可单独定制,给予游客尽可能多的选择空间。
【同期声】延边假日国旅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总监 程雨
“现在是根据客人的需求,需要轻松自在一点的,就直接派个车,甚至都不上导游,相当于延吉有个老朋友带他们游玩的这种方式,遵从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创新产品。”
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延吉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延吉旅游逐步实现新旅游、新消费、新生活深度融合。
记者:孙振 洪小晗 伞志华 金正勇 杨光 张剑锋 金文哲
编辑:李洪威
审核:钱洪涛
终审:于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