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7日 16:56
压力在现代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工作、家庭、孩子、房子、车子……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们紧紧包围,使身心极度疲惫。
适当的压力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工作更有动力,但如果压力过大,就得不偿失了。
大多疾病来源于压力
内科的病人当中,七成到九成主要是由压力而引发的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
以下这些疾病 多与压力过大有关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胀,甚至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心脑血管疾病;
△乳腺疾病;
△糖尿病;
△甲状腺疾病;
△不孕不育;
△恶性肿瘤;
△抑郁症;
△骨质流失;
△睡眠障碍等。△
注意身体的“压力信号”
头痛:压力是导致紧张性头痛的头号因素。
皮疹:研究表明,压力会导致腹部、背上、手臂和脸部等部位长红点或荨麻疹。
肌肉关节不适:压力会影响人的骨骼肌肉系统,导致肌肉紧绷或痉挛。
龋齿:除了不注意口腔卫生外,压力也会导致龋齿的发生。
恶心:压力会令肠胃不适,而恶心可成为忧虑的副产品。
瞌睡:压力荷尔蒙会导致身体内肾上腺素水平飙升,使人常常陷入困乏状态。
易忘事:研究显示,慢性压力会使海马体体积缩小,而海马体负责一些记忆功能。
走神:压力会导致分心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犹豫不决、选择困难等。可选择用散步的方式重新集中注意力。
长痘:压力激素皮质醇会增加皮肤油脂分泌,导致长痘、面部潮红等皮肤反应。
最好的减压方式
发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曾联合发起“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项目,其中一条建议就是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发呆是人正常的心理调节,是大脑对复杂的外界事物进行处理时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不经意间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安静状态,有自我保护、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等作用。
人在高压的状态下,情绪和认知都容易“出错”,如控制不好脾气、不能高效工作等,而短暂的发呆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
运动
压力过大的人还需进行适当运动。
运动能够促进人体与压力做斗争的内啡肽分泌。生活中,不少人发现在坚持运动一段时间后,心情好了,压力感也少了。
建议每周坚持150分钟有氧运动,每天可30分钟以上。
听听音乐
音乐自古就是调节情绪的良药。它能帮助人缓解焦虑、集中注意力、驱散负面情绪。
感到压力大时,可以听听喜欢的音乐,比如舒缓的曲调,给身体“做场按摩”。
来源:健康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