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边州卫健委 > 普及精神卫生法 倡导健康生活(四)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普及精神卫生法 倡导健康生活(四)

2023年07月24日 11:04

《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 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一、法律议题:

很多人对《精神卫生法》存在一个普遍的误解,即认为心理咨询师不能给有精神疾病的人做心理咨询。

事实上,《精神卫生法》明确的是心理咨询师不能做“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但是没有规定“有精神障碍的人”不能因为疾病诊疗以外的需要寻求心理咨询;也没有否定心理咨询在“精神障碍”康复中的价值,只是强调心理咨询师不能越俎代庖,要与医疗体系协同,做好份内的工作。

另外,即便你所做的工作可能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康复,但心理咨询的目标仍然不是治疗疾病。例如,癌症患者有做按摩的权利,但是你作为按摩师,不能标榜自己的工作可以治疗癌症,你也有义务让你的服务对象知道(签署知情同意书)你的工作不能代替医生为他们治疗癌症。

二、伦理议题

面对有或者疑似有精神障碍的人,心理咨询师时常关注“疾病”胜过关注“人”。这样的态度严重地局限了心理咨询师在“心理疾病患者”生活中的价值。

为此,国内咨询师同行学习了很多“治病”的技能,做了很多“治病”的事情,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中,也违背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基本态度,即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

总之,心理咨询师一方面要正视工作范畴的边界与风险,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被“疾病”限制。需要看到“疾病”之上的“人”和“疾病”以外的“健康功能”,有利于其在法定边界内发挥心理咨询在“精神疾病患者”生活中的价值,成为患者生活支持系统中独特的一部分,为医疗体系工作锦上添花!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心理咨询  精神障碍  疾病  精神疾病  卫生法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