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抗疫急先锋——牛延军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抗疫急先锋——牛延军

2021年03月16日 16:23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曾两次“单刀赴会”前往武汉和通化抗疫前沿;她始终逆行果敢,指导全州基层医院感控工作,参与珲春市方舱医院筹建……她就是牛延军,一个外表柔弱,行事雷厉风行的女医生,也是最早赶赴武汉驰援的全国10名感染控制专家之一。

进入牛年,整个春节假期,牛延军都是在自我隔离中度过的,刚刚解除隔离,她就马不停蹄地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的各个角落查看,排查防控漏点。

“牛大夫,您什么时候从通化回来的?您怎么又瘦了?”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测温点,坚守岗位的外五护理单元骨二科副护士杨艳丽一见到牛延军就迎了上去,对于这个“大神”一样的前辈,她是又敬又心疼。她对记者说:“牛老师负责我们院的感控,觉得干什么事都很干脆很利索,是很敬业的一个领导,包括她去年去武汉,还有今年去通化都是让我们很担心,很敬佩。”

牛延军则仍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你们虽然辛苦坚守在这个门口,但国内的实时动态一定要掌握,因为它是在不断的变化, 国外的更不用说了……”

今年58岁的牛延军,是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管理专家。2020年1月24号,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牛延军响应国家号召,克服家庭困难,星夜奔赴武汉驰援。医院感控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防止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过程中被感染,二是防止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到达武汉后,她废寝忘食奋战三天两夜,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3.2万平方米的门诊楼和两栋18层的住院楼进行感控改造,为该院疫情防控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疫墙”。

回忆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她似乎有很多记忆但又不知从哪说起:“我们到武汉以后,现实情况和比我们预计的还要严重一些,像那时候我们没有隔离衣,我们都怎么办呢?我就提出来我们有手术衣啊,我们就把手上能找到的防护物品进行两个或者三个一组的组合,例如穿上一次性手术衣,再加上点别的,也可以起到一个阻断病毒的作用。”

经过60多天的艰苦奋斗,牛延军圆满完成了任务,为武汉疫情防控中的感染控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她积累了宝贵的抗“疫”经验。今年1月24日,牛延军再次启程,前往通化市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指导工作。

她总结式向记者介绍:“这一年的抗疫路走过来,发现各个医院的现状条件还是不一样,它的结构布局还是不一样,所以说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针对他一个医院,采取一院一策的办法,所以这次通化去之前就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思路,现场了解他的当地情况,然后结合武汉的经验,然后有效的防护,有效的阻断,积极的治疗。”

牛延军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20多年,在消毒隔离,感染控制等方面有着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两次出征,同一日期!是巧合,也是初心不改!

牛延军说:“在武汉疫情的时候看到三分之二的差不多都是女同志,但是在战场上,穿上防护服,你看不出来他是男孩还是女孩,看不出来他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一样冲锋在前,有困难的时候,抢救病人的时候,没有一个后退,都往前杀,都在积极的想尽各种办法挽救生命,就把人从死亡里头给拉回来!”

一次次的奔波,一次次的出征,一个个急待克服的困难和重重压力,让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牛延军身心多少有些透支,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只想一个人待着,看到人多的地方就有点恐慌,但乐观的她仍然坚信时间会给一切作以最好的安排,待疫情完全消散,她足以欣慰。

2020年,牛延军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然而,作为一名感染控制专家,牛延军知道前路仍然任重道远。

她表示:“现在从国际形势来看,这疫情还是还要有一段时间没有完全渡过,现在中国的现状还是比较不错,全国低风险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疫情还在,而且病毒在变异,传播性特别强,所以说这样的时候还有必要把工作常态化起来,不能松懈。尤其是我们延边州这一块,又是口岸,又是有空港,境外人员也经常往来,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截稿前得知,3月14日,牛延军应武汉大学邀请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医院。正是春回大地,樱花树下,英雄归来。武汉大学举办援鄂抗疫医护人员赏樱专场,牛延军与来自全国各地援鄂抗疫医护人员及家属近1.2万人赴约赏樱。

牛延军说当初援鄂,很多人做好了“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心理准备。“而今天我们再到武汉,感受非常不一样,‘战友们’能在珞珈山共叙风雨同舟情,心情激动,令人感慨。”

(记者:尹明杰 何平)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牛延军  疫情  武汉  医院  感染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