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朝)医药 > 坚守战“疫”一线传真(二)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坚守战“疫”一线传真(二)

2023年01月15日 16:06

延边中医医院延吉市中医医院一线传真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社会面迅速放开,新冠病毒快速扩散,医院作为直面新冠病毒感染的前沿主阵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

延吉市中医医院快速响应,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及政策的调整,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及时推进工作重心从“疫情防控”向“医疗救治”转变,把救治患者生命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上来,积极主动做好新冠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全力保障中药饮片储备,并确保退热止痛、抗病毒、清热解毒、疏风散寒、止咳化痰等药品的供应,持续做好代煎中药免费配送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就医用药需求。

同时,切实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根据国家和吉林省制定的中医药指导处方基础上,结合以往新冠病毒感染救治经验,推出了中药治疗方剂“寒湿疫方”,并根据症状的不同,三因制宜、辨证施治、制定“一人一方、一人一策”个性化治疗方案,使患者缩短病程、缓解症状,及时遏制轻症病人向重型、危重型发展。

当前,前来就诊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日益增多,且偏向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医院门急诊全面应对阳性患者救治工作,始终以广泛、灵活、深入地运用中药内服疗法结合针灸、艾灸、刮痧、推拿等中医外治疗法为重要治疗手段,迅速打响新冠医疗救治中医药“组合拳”大会战。

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医院坚持“应收尽收、能收尽收”的原则入院收治,进行中西医结合救治。在全院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科室人员紧缺的实际困难面前,院领导多次研究、统筹部署,充分开放各疗区床位,通过合并病区、调配人手、建立梯队,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科学有效及时救治。

延吉市中医医院还组成了专家组,指导基层乡镇卫生院充分利用中医药早期干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三药三方”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症状的病情特点,研究出中药协定方,助力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服务群众。

惟其艰难,更显初心!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延中医人”初心不改,迎难而上,发挥三级中医医院的优势,以“保健康、防重症”为主要任务,积极完成患者救治任务,确保医疗救治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敦化市中医医院一线传真

敦化市中医医院始终将防疫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执行,坚决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市委市政府及卫健局的正确带领下,中医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已由感染防控转为疾病救治,以《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为依据,在社会面迅速放开的后疫情时代,充分践行着医疗卫生机构敬畏生命、护佑健康的社会责任。

不论是医疗救治、临床护理,还是院感防控、后勤保障等工作,敦化市中医医院均做到了迅速响应,多条战线冲锋在前。现阶段,医院门诊、住院及辅助科室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且接诊患者多为新冠阳性患者,大部分老年患者本就存在一些基础疾病,致其感染后的救治工作更有难度和风险。同时,多数医务工作者同样检出阳性结果,内外因素叠加,无疑是给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便民服务等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此情况下,院党委统筹安排,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勇于担当,多措并举满足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

发挥中医药在干预新冠病毒预防及救治中的积极作用。面对大量增加的就诊患者,医院多次召开医疗救治会议,制定了为急诊患者、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等多项举措。即使各科室人员紧张,工作强度增大,依然将患者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紧急作出开放其他疗区收治内科患者的决定,纷纷加床收治来院就诊患者,同时在内科疗区留有急危重症患者病床,并成立中医救治专家组定期巡诊、会诊,进行病情评估,确保来院就诊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各科室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灵活利用连花清瘟、解肌宣肺方、大青龙汤、熊胆粉等中药,全面开展分级分类治疗工作,其中大青龙汤等中药汤剂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药供科加大药品调配力度,积极沟通协调医药公司,保障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多种药品供应,为医疗救治提供物质基础保障;另一方面,根据市卫健委工作要求,医院承担起敦化市基层中医药巡诊工作,巡诊专家组已前往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指导工作,为基层中医医生讲解《吉林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处方》,并通过中医药干预群对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线上培训。为加强中医药宣传,医院通过公众号发布多篇中医药及中医技术宣传文章,并在门诊开展了病毒性心肌炎的义诊服务。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确保临床救治与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疫情期间,根据“应收尽收”原则,各大疗区已全部收治大量的新冠肺炎病人,其中很多老年病人住院周期较长,因此病床非常紧张,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考验着医护人员的体力与精神,输液、处置病人的值班护士几乎一夜不能睡,更有不少医护人员因新冠病毒高烧、咳嗽还坚持带病工作。为关爱职工健康,帮助阳性职工早日康复,医院免费向有需要的职工提供中药治疗方,治疗方在退热、减轻感染后症状方面均有显著效果,保证了部分症状较为严重的医护人员暂时居家调养时,另一批医护人员能随时顶上空缺位置,也确保了医院的医疗救治力量。

期间,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保证就诊通道畅通,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全面实施中医药抗“疫”,积极引导群众看待疫情“不恐慌”、自我防护“不松懈”、接种疫苗“不犹豫”、就医配药“不慌乱”,全力为敦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院感防控持续在线,重细节抓环节,做到医院感染系统化、规范化。坚持每日巡查督导,院感科人员深入临床一线,对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建立整改台账,做好全院环境消毒及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工作,最大限度切断感染途径,降低感染几率。制定重点科室防控措施,针对医务人员、三保人员等不同岗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院感防控知识培训。

做好院内环境消毒工作,每日至少两次,对频繁接触增加消毒次数,有被污染随时进行消毒,病区及门诊每日定时通风两次,要求全院医务人员佩戴N95口罩,重点科室必要时戴面屏。医院环境重点部位、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物表采样,加强医疗废物及织物管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规范,标识清楚,密闭转运;医用织物分类收集,包装,分机清洗,定期对洗涤后的医用织物进行微生物监测,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及就医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应急处置,竭力保证全院用氧量需求。因病毒感染住院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更有很多患者血氧饱和度低,所以对氧气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制氧机超负荷工作,总务科人员要每天到制氧间,多次检查设备制冷效果,机器是否缺油,屋内温度是否适宜,直至机器降温才能离开,为使制氧机能够达到最佳工作状态,24小时对制氧机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当出现两台空压机和两台制氧机每小时的产氧量达不到患者用氧量需求的情况时,为满足患者用氧需求,工作人员把氧气瓶接在汇流排为制氧机补充不够的氧气压力,走廊里也有很多患者需要吸氧,就每天为其送去氧气瓶,面对其他区域急需吸氧的人员,总务科做到了随叫随到,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穿梭在各大疗区,不分昼夜及时送达。

敦化市中医医院院党委始终将防控、救治工作作为紧抓落实的重中之重,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心、披荆斩棘,顶住压力完成了一项项任务,克服了重重困难,用实际行动为敦城群众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不论防疫政策怎样制定,实施方针如何变化,敦化市中医医院都将继续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置首位,全面响应上级号令,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传承创新疾病救治的社会作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救治  患者  防控  中医药  新冠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